冷芳伸手拉住风灵的胳膊,两人真像好姐妹一样,边走边聊,好不亲热。
“这位是风龙的堂妹风灵,我的同门师妹。这位是……”
“各位,请答应我慎重地先容,苏拓的作品:十二屏条通景界画——《阿房宫图》。绢本设色,通景屏装裱。每屏条纵60.5厘米,横194.5厘米。合十二屏条总计纵1.95米,横7.26米。左上角有《阿房宫赋》一文并识。本幅无款,钤“苏拓”、“上泉”印两方。
本来苏拓学习的这幅画为清朝袁江所绘,袁江是清朝闻名的宫廷画家,专攻山川楼阁界画。在清康雍乾期间,楼阁工致山川当以袁江最驰名,被称作清朝界画第一人。之以是学习他的这幅图,还是因为阿房宫这个名字,既然都画了阿房宫图,那就一次性画到极致吧。
“我就开门见山了,我们故乡是国度级贫苦县,穷得叮当响。为了让村里人能糊口得更好一些,我家开了家雕塑厂,首要修建雕塑,欧式的。产品设想方面我全能做,就是发卖方面没有门路,不晓得牛总那边,做哪方面的买卖,是否能够合作。”
苏拓眯着眼看着世人,他现在内心有些严峻,最怕有人死盯着左上角看。
风龙满脸谄笑,说道:“对对,我的朋友,华丽的,嘿嘿。”
“我这里有,不晓得行不可。”风灵从随身的包包里拿出铅笔,和两张折起来的复印纸。
本来袁江的原画中没有款,只要两方印,在清朝晚期一名名叫宋伯鲁的书法家,在画的左上方题了《阿房宫赋》全文。在地球上,统统画阿房宫的作品均以阿房宫赋为底本,停止创作。再加上关青山也画出了阿房宫图,使得苏拓觉得《阿房宫赋》是存世的。
冷芳看向苏拓,苏拓还真不晓得内里另有个门道,便问道:“如果是纯手工的呢?”
“这代价是你的卖价,还是进货价?”
“这位姐姐是苏拓哥的朋友?”
“对,就是阿谁苏拓。”
“嗯,好的。”风灵竟然灵巧地承诺了,并成心和冷芳走在一起。
“你说的手工还是机雕的价?”冷芳这时俄然问道。
“说浮雕吧,普通1000元一平方,厚度不小于5厘米。如果是你们那边的纯白大理石能够2000元一平方。单件的一件一价。”
苏拓这时候说道:“牛总在建材这一行,做多久了。”
牛强左看看右看看,悄悄一笑没有说话。
“我算是子承父业,从小就被熏陶,初中没念完就本身开干了,算起来二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