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还专门把从命魁首作为训戒和要旨写入其日记及著作中。1938年1月,冯玉祥在日记中写有公众抗日重视事件:“1、必须拥戴中心。2、必须拥戴军事最高魁首。”1938年8月,冯在日记中记录其告宋哲元觉得国之道,中稀有语为:“2、与委员长共存亡,爱国决不先人。4、要抱定有委员长,即有宋哲元,有宋哲元即有委员长,如此方不愧对国度与公众。”冯的《抗战哲学》第十一章为“从命最高统帅的带领,分歧尽力”,此中写道:“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尽力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三民主义的新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从命最高统帅的带领,在他的唆使下分歧尽力,四年中魁首对于抗战建国有很多的训示,这些训示是我们每小我都该当遵循的,只要按着这些训示尽力做才气将鬼子摈除出去,才气扶植新的中国。”
目睹环境不妙,蒋介石深感有亲身到火线督战的需求,一来能鼓励士气,二来能够当场把握第一手环境好作出呼应摆设。8月25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顾祝同、陈诚等一干初级将领,冒着瓢泼大雨从南京急仓促赶到南翔,调集军事集会。冯玉祥也冒雨从无锡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驻地赶来。集会先由各师一一陈述战况,以后张治中汇总条陈,蒋介石最后颁发发言:”综观克日之战况,我军伤亡奇重。战役固不能免于伤亡,然批示恰当,导致灭亡猛增,捐躯殊无代价。我军缺点在于进犯实施之前,未能充分考虑,草率处置,捐躯也就大。此后应悉心研讨,当攻则攻,当避则避。”明显蒋介石话中有话,一句”批示恰当”、”草率处置”将任务推给了冯玉祥。冯固然一肚子委曲和愤激,却也无可何如。
实际上,关于“抗战到底”,冯玉祥早就有过解释。在1938年10月的武昌最高国防集会上,汪精卫与白崇禧、冯玉祥议论甚么是“抗战到底”,冯答复说:“把统统的失地都收回来,不但东北四省,就是台湾和琉球各岛,都要交给我们,并且日本帝国主义无前提的投降,这就是抗战到底。”这当然使汪精卫很不喜好,当时蒋也在场,但没有关于他表态的记录,很多质料显现,蒋介石在抗战前期,一面对日作战,一面又通过各种渠道与日本奥妙构和,蒋的构和虽是虚真假实,偶然不失为一种战略,但不免有脚踩两只船之嫌。
对于蒋介石做得好的处所,冯玉祥更是非常重视鼓吹。他在日记中记叙:有一天,蒋请冯玉祥、李任潮、李德邻用饭,有林文蔚陪着,此中有一盘肉,蒋先生说:“我们的兵每一个礼拜要吃一回肉,是很要紧的事,找林先生记下来,奉告各军队照办。”有一块肉上带着毛,蒋先生说:“肉上带着毛,兵士们吃了必然要抱病的,请林先生记下来,要奉告各军队,毛要拔净,拔不净要拿火筷子烫。”在碗里头捡出一块姜来,蒋先生说:“姜这个东西能够杀菌,炖肉的时候,是不成少的,也要林先生记下来,奉告各长官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