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 第19章 胡人添堵
吐蕃和回纥的故事,都已在《隋唐定局》中讲过。是以我们应当不会健忘,唐蕃干系并非总在蜜月期。究竟上早在高宗时,吐蕃就让大唐的西域不得安宁,安史之乱后更是将河西和陇右(今甘肃、青海和新疆的部分)支出囊中,就连长安也变成了他们能够随便来逛逛的免费商城。
是以,寺人到了怀恩军中,便不免疑神疑鬼。
对此,德宗耿耿于怀。
作为混血王朝,大唐与胡人有着不解之缘,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更是番将轮番退场:粟特人安禄山造反,高美人高仙芝被杀,突厥人哥舒翰投降,契丹人李光弼平叛,最后在帝国的伤口上撒盐的则是铁勒人仆固怀恩。
实际上,帝国君臣对回纥有着庞大的豪情。毕竟,在周边那些小兄弟中,回纥是最友爱的,不然肃宗天子也不会想到向他们借兵。究竟上,如果没有回纥马队,平叛战役的成果确切没法瞻望。要晓得,天宝末年的唐当局军已经变得骄奢淫逸,回纥马队倒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军事力量。[198]
不过,既游牧又经商的回纥是夺目的买卖人。他们情愿帮忙大哥,但必须亲兄弟明算账,并且要价不低,办局势度也一定好。最让唐人感到气愤的是,宝应元年(762)十月第二次光复洛阳时,身为天下兵马元帅的雍王李适(厥后的唐德宗)竟遭到回纥将军的劈面热诚。因为一言分歧,殿下忠心耿耿的扈从遭到了鞭打,此中两个不治身亡。[199]
仍然响起的,约莫只要驼铃。
不过回鹘和吐蕃也好景不长。就在唐文宗感慨本身受制于家奴的第二年,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不久,吐蕃王朝也轰然倾圮,大唐则堕入了内战当中,反倒是作为西突厥支系和族群之一的沙陀,在北庭战役掉队入了人们的视野。五代后唐的实际建国之君李克用,便恰是当时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的曾孙。只不过到当时,丝绸之路已是另一番气象。
大唐却不能不忍痛割爱。为了对于安禄山,朝廷从西北撤回了常备军,只留下少量守军保持次序。这实在无异于将帝国的西域拱手相让,听由吐蕃和回纥摆布,后者当然也非常情愿弥补空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十仲春,吐蕃大肆打击北庭(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已经改名为回鹘的回纥则出兵救济,最后以吐蕃的决定性胜利告终。
外来力量起首是胡人。
此事的真伪已死无对证,两人反目则是究竟。气愤的怀恩决定给那家伙一点色彩看看,便一面上书朝廷,一面在太原周边布下重兵。这就给了河东节度使以控告仆固怀恩谋反的话柄,并压服了代宗派来的寺人,使他信赖阿谁勇猛的番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确有图谋不轨的怀疑。
河东节度使不能不防。
仆固怀恩如许做,本来出于好客的本性,阿谁寺人却吓坏了。他连夜逃回长安,向天子陈述怀恩谋反。怀恩一怒之下也上表朝廷,要求杀了那寺人和河东节度使。
铁勒本是突厥北邻,有回纥、同罗、仆固等部落。他们最早活动在明天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北部,太宗天子期间成为大唐子民。作为仆固酋长后代的怀恩,则是在安禄山兵变以后走进汗青的。他保卫肃宗,安定河朔,光复两京,迫使史朝义兵败他杀,可谓厥功甚伟。他的三个女儿远嫁他乡为国和亲,一家四十六人捐躯在疆场,可谓忠烈满门。[194]
没错,这里说的是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