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暮秋时节,唐去奢收得一信,本来是余烨从都城寄来的,信中说本身幸蒙客岁唐去奢援救,本年会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皇上御笔钦点其为福建总督军务都察御史,不日将赴福建痛击来犯之倭寇……
唐去奢见两人说两样话,料定内里必有花样,因而排闼便欲出来,慌得两个尼姑死命把住大门,不让他进。正在喧闹之时,内里又走出三四个尼姑,问清了事由,便冲着唐去奢夹七夹八骂起来,且把他连连今后直推。
唐去奢一时惊醒,半晌未语。当天便告别袁文曲,回了长沙郡。
至此,鹿岐庵成了一个洁净向佛之地。
隔天晌午,唐去奢亲率浩繁衙役闯进鹿岐庵,把众尼姑一一抓到前厅,按册点名,28名尼姑一个很多。又命衙役东寻西觅,竞搜出四个标致少年郎。此中一个,唐去奢颇觉面善,问:“你姓甚名谁?那里人氏?”
唐去奢不由问道:“你是如何到这里来的?”
唐去奢见余烨自称是个秀才,便当堂出题口试。余烨看过题目,略略一想,提起笔来,洋洋洒洒挥成一篇文章呈上。唐去奢接过一看,只见字字珠玉,言言斑斓,心想此生今后前程定超越本身。
第二天一早,唐去奢又来到了鹿岐庵,此时庵门还未翻开。唐去奢举手叩门,顷刻,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一个胖尼姑来,说:“阿弥陀佛!施主这么早叩我庙门,不知有何见教?”
袁文曲不置可否地笑笑,说:“唐兄,吃早餐吧!等会我还要向你请教一番学问呢!”
有一天傍晚时分,唐去奢信步来到耒阳西边的鹿岐庵,看到一个穿红色便袍的少年郎被两个尼姑从侧门引进庵去,形状鬼鬼祟祟。他不由起了狐疑,便坐在不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张望。可直到日落西山,庵庙关上了大门,也不见阿谁少年郎出来。
再问其他三人,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