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是心知肚明,两位嬷嬷更是熟门熟路。孙嬷嬷笑呵呵道:“那便叨烦夫人了。”徐氏便点点头,未再多言,起首出了会客堂的房门。
正蹙着眉,那生得一脸讨喜的喜儿便出去道:“女人歇下罢,半个时候后奴婢再唤你起来。”必是那两个嬷嬷派的她来,玉奴内心明白,便褪下绣鞋上榻躺下。喜儿见此,便上前下了帐子,随后退了出去。
孙嬷嬷便哼一声:“这个就得自……”
晌午刚过,魏夫人徐氏正坐在账房里算账。恰在这时大丫头蕙兰便轻手重脚掀了帘子出去,面带无法之色:“夫人,长公主府上来人了。”
说完,自个也攒了眉:“这……该不会是又送了人来?”
玉奴便从速跪下来:“玉奴给夫人存候。”
徐氏进门时,正见那孙婆子横眉竖眼,她内心感喟,面上还是带着客气的笑容:“让二位久候了,实在不该。”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这长公主府上的人,即便是个下人,她魏家也要客客气气的。
比及蕙兰将这三人带至将军院里的莺鸣馆时,便招来莺鸣馆的一众下人,当着三人的面敲打起世人:“两位嬷嬷与这玉女人都是长公主府上有头有脸的人,你世人定要好生接待着,万不成怠慢高朋,可都记着了?”
邓嬷嬷便指向玉奴:“先带玉女人去用水,稍后再带她出来歇歇。”这丫头叫喜儿,也算是莺鸣馆内的白叟了,闻言便当即笑应,“女人这边儿请。”
哪料孙嬷嬷刚开了口,一向在旁规整行李的邓嬷嬷冷不丁就是一声喝斥。孙嬷嬷一贯顾忌她三分,闻言便见机的闭上嘴。邓嬷嬷冷瞧她一眼后,才把眼睛移到玉奴身上,“这正屋是给你住的,我与孙嬷嬷便住在侧屋,先出来躺着歇歇,养好了精力才好办事儿。”
玉奴还未完整回过神来,惶恐的瞪大眼睛,双手将承担攥得更紧。
半月后,将军府。
讴者?歌女。徐氏垂了垂眼,半晌后道:“既是殿下跟前最得宠的一个,如何没留下,竟送了过来?”长公主喜舞乐,并不是甚么奥妙。
两位嬷嬷见过礼后,才让开一点位置,将身后之人推上前:“魏夫人您瞧,这是玉奴,殿下跟前最得宠的一名讴者。”
孙嬷嬷不耐烦:“还傻愣着,从速的!”
孙嬷嬷是个心宽体胖常日在府上以贪吃鬼而闻名的人物,这会子闻声脚步声传来,手里还不得空,再想抓一把干果嚼着吃时。一旁正啜着茶好久不出声的邓嬷嬷,便一把拍开她的肥爪子。
跟着来将军府的两位嬷嬷皆是本处的常客了,长公主每送一个美人儿过来,她二人便尾随厥后。大要上说是跟过来服侍的,实际故意眼的人都能看出来,不过就是起个监督与把守的感化。
“孙婆子!”
徐氏心更沉,叮咛道:“换衣!”
“这玉奴原该是夫人大寿那日的另一宗寿礼,只因当日长公主殿下身材抱恙,主子们不敢私行做主,便担搁了下来。本日殿下又听她唱了一曲儿,觉着歌喉甚是动听美好,叫人听过身心镇静,便想着送过来给了夫人解解闷儿用。”说着,把人拉过来,“玉奴,还不见过魏夫人。”
只是她没有退路,非论是为着自个的小命着想,还是为着弟弟小锦的安危,除了顺服,便再无其他挑选。
她这闲闲的一句说出来,却让听者一刹时白了脸。玉奴手一颤,临走前轻韵的话再次于耳畔响起“去了就别想着返来,返来了就再见不着人影”……
孙嬷嬷见她身子骨荏弱的好似来一阵风就能吹走似的,便抓起一把干货塞到她手上,嫌弃道:“要想待得日子长些,你就诚恳给我多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