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你前日在碧荷池救了玉涵,该当犒赏。你自行说,想要甚么犒赏?”扶辰的声音安静而严肃,仿佛不带一丝豪情。
弘文明白,身为执掌权益、日理万机的一国之君,要封赏一个有功之人一定亲身过问。
扶辰固然没承诺,但态度已有所窜改。弘文暗喜,他的打算已胜利了一半。
他早听大哥弘庆说玉涵公主资质聪慧,仙颜无双,不愧为中原第一美人,还从未见过。本日如果见不到玉涵,恐怕要绝望而归了。
固然中原各国国君有宴请皇子的风俗,但扶辰挑选在这个时候设席,是别成心图的。
弘文微微顿了一下,似有无尽感到,目光也变得和顺起来。
用过晚膳,他站在窗前赏识皇宫灿烂瑰丽的夜景,思路飘回三年前,他刚来赵国皇宫的那一刻……
扶辰又随便和弘文说了几句话,就令柳公公带他分开了。
现在的她粉面害羞,内疚不安,仿佛在等甚么人……
扶辰不由得眉梢略微一扬。
想到弘文固然打晕了玉涵,但也救了她。扶辰不想让人说他是个只会放纵女儿,奖惩不分的君王。宴会前,他在勤政殿伶仃宣召了弘文。
扶辰心中暗忖,这魏国三皇子竟如此与众分歧。既有武将之勇,又不失高雅之气。
玉涵带着瑞儿,藏匿在繁华殿旁的亭子里,远了望着殿门口。
弘文不想落空这可贵的机遇,接着说道:“陛下莫要曲解,弘文想侍营私主绝无他想,只是为了报恩。”
这日晨起,她决计让瑞儿为她经心打扮了一番。她本就丽质天成,在华服美饰的装点下更加鲜艳动听。脸似桃花放蕊,身如弱柳顶风,眉似春山带雨,眼如秋水含情,眉蹙目转,满园生辉。
眼下这个题目,无疑是想考考他。或许,别成心图。
勤政殿外,两旁御林军整齐而立。柳公公在前带路,弘文忍不住屏气凝神,谨慎忐忑。所谓龙威煌煌,皇宫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表现。
扶辰仿佛才想起这回事,道:“叫他出去。”
弘文在赵国做质子时,扶辰只召见过他几次,以后就没见过。这日相见,扶辰忍不住细心打量他一番。
弘文被几名御林军带回凌波殿。一番折腾下来,已是傍晚。
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矫捷现,似欲腾空飞去。
过了很久,他看完手中的折子才悠然问道,“何事?”
“不瞒陛下,弘文想要一天的时候,伴随在玉涵公主身边,像宫人般奉养她。”
御书房内,扶辰凭案而坐,正在批阅奏折。他眉头微蹙,龙颜带霜,明显表情不太好。
扶辰居高临下地看了弘文一眼,一双朗目不怒而威。
回到凌波殿,弘文换上一身月白绸缎衣袍。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羊脂白玉,外罩软烟罗轻纱。眉长入鬓,唇薄鼻正,披发着一股阳刚之气。
三年后,他已褪去稚气,一张俊脸如刀刻般结实、凌厉,目光如炬,身材肥胖却刚毅有力,仿佛黑暗中的鹰,冷傲高慢中带着一丝不羁。
弘文不卑不亢地立于殿下,却将扶辰稍闪即逝的藐小神采看在眼里。
“启奏陛下,魏国三皇子到了。”柳公公轻声说道。
遵循以往的端方,宴会过后各国皇子不得在宫中逗留。这弘文竟然想多留一天,扶辰天然不晓得他的企图。
“多留一天?做甚么?”他不解地问。
别人且不说,就说昊雄几次三番冲犯玉涵,扶辰就咽不下这口气。
说完这些话,弘文躬身等候扶辰的答复。他体味扶辰,玉涵是他的软肋,他如许夸奖玉涵,他必然很欢畅,说不定能承诺他的要求。
过了半响,扶辰似有所思道:“朕既然说要犒赏你,就不能食言。如许吧,朕去问问玉涵,如果她同意,朕便答应你陪她一日。不过不消做宫人,你只需陪她练剑便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