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安之自小在宫里跟着蓝太后长大,蓝太后有甚么好东西一贯是先给穆安之,太子都要向后站的。李玉华把那料子放穆安之手上,让他细看。穆安之还真有些奇特,托起来细瞧,这料子织的精密,动手便生暖意,摸着比普通的棉布丝绸都要厚一些,却又非丝又棉。
第五行:安,泰安三年十月。
泰安六年,睿侯在新伊城伤重过逝。
“莫非我泰安三年出世,泰安六年就换牙。小孩子换牙起码得六七岁吧。”穆安之翻阅着那册子,“玄隐阁就是记也该记太子的,记我做甚么?何况我小时候也没跟人打过架。太子估计小时候也没人敢跟他打斗,你瞧瞧这册上背面的记录,的确是个打斗精。”穆安之把整本册子快速翻完,啧啧两声,坚信本身重新到脚根玄隐阁没有半点干系。
如果小牡丹所言是真, 那就更说不通了。
穆安之略看了看杜长史拿回的这两册东西,第一册不过就是些动静记录,看到第二册时,穆安之不由道,“这上面记得是谁?泰安三年,那会儿陆侯也十四五岁了吧?”
穆安之道,“陕甘□□案,审一审验尸的仵作。”
并且,很诡异的一点,睿侯过逝后,非论陆国公还是陆侯都没有接掌玄隐阁。
“这构造之道,我还没见有人能赛过木香姐的。”穆安之说着拿起裴如玉的信,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而玄隐阁第一代掌控者是睿侯, 非论从哪方面说,玄隐阁与三殿下也是八竿子搭不着的。
杜长史半路上把小牡丹给他的两本动静册都翻了翻, 这一看之下, 当真大开眼界,里头皇亲四戚、大商富商、朝中重臣、文人雅士,各种动静都有。
他实在太痛了。
“不能吧。羊毛粗糙,做地毯、毡帐还成,从没听羊毛能织出这么精密柔嫩的料子。”
杜长史倒是觉着穆安之怕是与玄隐阁有些渊源,“那小牡丹说,他徒弟走前还曾说过,如有能帮殿下之处,必然要帮手。”
第一行字就是:安。泰安三年六月。
翻到第二页,也是一样的记录。
小牡丹的徒弟如何会特地交代要帮忙三殿下呢?
穆安之不急看信,直说这木匣精美,李玉华说,“木香姐新做的,她说迩来长了很多本领,晓得我们从官驿寄信不便,就做了这信匣。里头是有暗层的,如果按错的开启构造,暗屋的销水便会洒下来,毁掉匣子里的信。三哥你快看吧,上面这封是裴状元写给你的信。”
杜长史没感觉如何,“殿下放心,我武功高招哪,不怕冷。”
他说,他实在太痛了。
穆安之至心觉着,臭美到杜长史如许的也未几见。大夏季的,穆安之早换上棉袍了,杜长史还是是一身厚料子单衣,传闻杜长史是嫌棉絮痴肥,他都是厚料单袍,外罩上等狐裘。即便正芳华的穆安之也得说杜长史这一身风采翩翩,就是如何看如何冷。
杜长史肯定, 三殿下跟玄隐阁没有半点友情。
那一日,暴风卷夕照。他问我,可记当年语?我说,记得。他说,愿我们各得所愿。
待翻过第一本,第二本是一样的天蓝色封皮, 但内里纸张泛黄,笔迹亦透出陈腐,看得出并不是第一册那种胡蝶穿花似的笔迹,这一册的笔迹端重,明显是另一人所记。
“回了,一大早过来的,放下东西略说些话就急着往故乡赶哪。他在北疆成了亲,传闻此次到北疆,小九婶有了,急火火的回家报喜。”李玉华笑着从身后拿了个匣子出来,“我就没留小九叔,等来岁开春他还得来。这是木香姐写的信,里头另有一封裴状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