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赈灾,另有施助粮款的去处。”穆宣帝道,“接朝廷的计算,赈灾粮款是付付不足的,河南呈现多量流民,必有内幕。安之一向在刑部,查案经历丰富。赈灾的事,由左都御史卖力。”
李玉华做事干劲挺足,她先打发人派了个帖子到户部,申明天但愿能跟代表慈恩会跟户部筹议施助城外流民之事,让户部安排个管事的人。
裴相看许箴一眼,心说倒是听闻三皇子妃出嫁后便不与娘家来往的传闻,怪不得三皇子佳耦能脾气相投,都是六亲不认的脾气。翻开帖子,内里是漆封好的函件,裴相取出一看,李玉华写的挺简朴,就申明天代表慈恩会过来筹议赈灾之事。
这是李玉华的功绩,虽则功绩不大,户部不敢贪三皇子妃之功,都禀了然穆宣帝。穆宣帝心下觉着风趣,想着这个凡事爱抓尖儿的儿媳妇倒也挺无能。
许箴只好第二日下朝后一身三品大红官袍去面见三皇子妃,李玉华一见许箴就乐了,笑道,“怪道三哥说裴相老奸大奸,公然如此。”
来得人非常很多。
不过,别看穆宣帝常常怒斥穆安之,做为一个公公,对儿媳妇是有几分客气的。穆宣帝道,“这既是慈恩会的事,也别让她个妇道人家到衙门去,让许箴畴昔听听,看三皇子妃有甚么事,只要符合法度,给她办了就是。”
“母后放心,我在龙虎营调兵。”
“我家三叔,前年三婶因病去了,家里一向筹划着给他续弦,他总不乐意。不知如何见着朱女人就乐意了,大嫂怕是想跟你探听朱女人的事。”二皇子妃给闺女擦擦脸上沾到的蛋渣。
以是,李玉华随口便说了常平仓。
李玉华想了想,“这不难,我的作坊筹办扩招人手,盖了很多房舍,眼下先腾出些屋子给他们住没题目。其他的古刹道观,等我们见面筹议时你问一问,他们削发人,慈悲为怀,想来也能帮上些忙。”
蓝太后笑,“之前不过就是夏季施粥,此次听老三媳妇说流民很多,稀有千人。这些人没家没业的,过来帝都是求活路。是老三媳妇想出来的体例,难为她想出主张来还情愿各处联络,踏结结实的做事。我说老三有媳妇福,没说错吧。”
“可不是么。虽说朱家是商户,一则是皇商,二则朱女人的小叔会试名次很不错,倘殿试有运,一朝金榜落款,朱家可就不是商户家世了。”二皇子妃道,“朱女人现在出了孝,赶上这时运,能说门不错的婚事。”
“朱阅?”
“问甚么?”
何况李玉华本就爱出头管事,大师也便随了她。
“你如何一样。你是做儿子的,阿慎是孙辈。我上年纪,就不免多疼孙辈一些。你这做老子的,还妒忌不成。”蓝太后已经在考虑穆安之的出行题目,“旁的不消我多说,太医派个稳妥的,侍卫方面你多上心。敢向施助粮伸手的人,甚么都干得出来。”
蓝太后便不再说甚么。
慈恩会的章程原是当年明圣皇后定下的, 历代都是皇后、太后主持,现在蓝太后管着慈恩会的事。不过,蓝太后也不成能亲历亲为, 多数是听下头回禀。因慈恩会触及银款之事, 还稀有位宗室、夫人做监察。
户部一看是三皇子妃的帖子,当下就有些懵,觉得是三皇子府的人是送错了处所,这该是送给哪家太太奶奶的吧。不过,户部也不敢怠慢,三皇子妃,超品,论品阶,比裴相还高。帖子直接送到三皇子妃的生父――户部侍郎许箴许侍郎那边。
“因为施粥的时候也筹算一起施药,看人数而定,应当会抽调两名大夫。”李玉华说。
“那明天我到户部去问问。”
“另有件事想跟母后筹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