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还列举了她能帮上的忙,穆安之一行的衣食住行不说,到河南,她还能帮着赈灾哪。叫穆安之别小瞧她。
蓝太后天然是更心疼穆安之,特别是宝贝孙子愈发顶用的景象下,蓝太后拉着李玉华的手就笑了,“好孩子,要不连天子都夸你是阿慎的贤浑家,我也说他有媳妇福,只是若允了你去,不但要把他照顾好,你本身也得照顾好本身个儿,累着你我一样心疼。”
“这不是要去河南么,我先清算东西呀,甚么时候出发?”李玉华盘腿坐榻上,眼睛瞅着清算出的清单,看还缺甚么少甚么没,一面问穆安之。
“皇祖母放心吧,大事还是三哥他们操心,我跟着就是忙一忙他们的衣食住行。”李玉华当真的说,“这在外头虽不能与帝都比,也得干的是干的,稀的是稀的,自头到脚的把三哥奉侍好。”
穆安之道,“我要调阅统统关于河南灾情的奏章。另有,接下来会派人到帝都流民那边做些调查,先跟陛下打个号召。”
“这说不好,如何也要等河南灾情有所好转。”见李玉华没说话, 蓝太后觉得李玉华是舍不得穆安之, 不由心下一软, 想着小两口结婚以来从未分离过,便软声劝道,“天子也是看阿慎当差好, 才让他去的。”
卓御史颌首,“另有一事,我们去河南赈灾,要向户部申请赈灾所需米粮,不知要申请几多数量?”
穆安之问,“既是钦差,谁主谁副?我先说,让我去管这差使,就得给我临时措置之权,谁晓得到河南会遇着甚么环境,那边儿离帝都好几百里地,倘有急事,我得能做主。不然别叫我去。”
“后天。”穆安之完整没有同卓御史筹议的意义。
穆安之惊,“你俩如何也被拉拢了?”
“不可。皇祖母说让我跟你一起去,我得在你身边奉侍你哪。”李玉华的眼睛从清单上抬起来,对穆安之明丽一笑,“已经跟皇祖母说好了。”
杜长史惊奇的问,“我们要去河南赈灾?先时但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待第二天穆安之回府,李玉华早把府里的事安排的妥妥铛铛,内宅的事交给孙嬷嬷管,外头的事交给华长史,都不消穆安之操心。别的,李玉华还召见朱阅,让朱阅去问问,在帝都的几个大粮商,问他们可情愿随军一道去河南。
“别说,我们娘娘的确称得上贤浑家。”杜长史就跟华长史两个,华长史拿本身举例,“下官自打结婚时起,非论在乡读书还是千里仕进,都不能离了我那老婆子。偶然候,内心有了事,就得听她唠叨几句才过得去。”
李玉华正在看蓝太后给的两匣子新金饰, 就听蓝太后提及穆安之要去河南赈灾的动静。李玉华问,“皇祖母, 那要去多久啊?”
卓御史打发送奏章的人很快就到了,与之一道的另有御史台对城外流民的调查质料,附赠卓御史的一张纸笺:日行一善,不必言谢。
因此主要远行,李玉华也叫了严琳来一通叮咛,慈恩会的事就临时让二皇子妃多操心。
杜长史传闻三皇子妃调集粮商同业的事,也不由点了点头,“别说,这体例是不赖,听到帝都的流民说,河南现在即便是生了虫发了霉的细粮,也要二三银子一石哪。就是有银子也没处买去,真不知朝廷拨下的银粮都去哪儿了!”
如果搁之前,蓝太后另有掌控,现在蓝太后本身的话,穆安之也是不大听的。蓝太后不由感喟,李玉华道,“祖母也晓得我,我小时候在故乡长大,甚么苦日子没颠末。不就是去趟河南么,有车有马的,这能叫辛苦,之前我到故乡县城去,都是靠两条腿走的。我去了不但能奉侍三哥,还能帮三哥的忙,河南定是赈灾不力才会让三哥畴昔,那边宦海上的太太奶奶们,我就能帮着应酬,倘有他们宦海上不好说的话,我还能帮着递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