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御史看过帖子,心下风趣,“按理该是殿下跟下官讲,娘娘倒是亲身给下官帖子,娘娘实在太客气了。”
穆安之道,“卓大人不必有此担忧,听闻卓小公子文采飞扬,有卓大人当年之风。”
想刚觉着三殿下想的那测验的主张不错,成果就又木脑筋袋了。真是憨人有憨福,皇子妃娘娘不知是真有这见地,还是误打误撞。
卓御史听着新奇,细一想却也不甚新奇,的确,士子晋身提拔,就是靠科举。三殿下这体例,细想来是极公道的好体例。
“客气客气,我这点浮名,不想倒进了殿下的耳中。”对于穆安之任何歌颂,卓御史都不鄙吝不客气的悉数收下。
穆安之底子没往少林乃武宗方向去想,他就是觉着,帝都武将军少林外门弟子很多,这些人一算,也是同门了。
穆安之是承诺了的。
“下官辞职。”卓御史告别。
穆安之正想叫卓御史滚蛋,就见内侍小凡仓促而至,手里捧着个帖子,施礼后道,“殿下,娘娘传闻卓大人过府,叮咛奴婢将这帖子交给卓大人。”
当天下午又查抄粮商三五家。
卓御史辞职时笑了笑,“我还觉得殿下得让他们以代罪之身暂理洛阳之事呢。”
小凡见穆安之没旁的叮咛,也便退下了。
你说不, 就是心虚。
不过,看到河南道监察御史被咬出来,不得不说,穆安之还是稍有些兴灾乐祸,看卓御史笑话的。
穆安之翻个白眼,“我莫非就找不出个有效的人?”
不过,从未听小杜提及跟秦家有友情一事。
穆安之支着头,至心不想找那姓卓的,不过,一旦连累到范巡抚,全部河南都会遭到影响,再加上洛阳知府,洛阳府治下十县,虽说各有县令尚可保持,一府之务要交给哪个管?
卓御史反问,“殿下是如何想的?”
两人在邺城已经就此达成分歧。
焦知府更是大义灭亲, “倘臣子屈辱家门, 请殿下尽管按律措置。”
范巡抚道,“既有怀疑, 自当传唤鞠问。”
卓御史至心觉着, 他们此次钦差能够改名叫抄家团了。
即便有临事定夺之权,穆安之抄家砍人都不怵,可事涉政务,洛县城有民三十万,全部河南人丁将百万,巡府知府全都拿下,穆安之莫非本身管。
“过奖过奖,换个脸皮薄的,早被殿下您刻薄死了。”卓御史笑着回一句。
穆安之持续看着他,卓御史只得再说一句,“我们在邺城不也是如许干的。”
“客气客气,主如果血缘好。”卓御史身居高位,家里小孩儿也是帝都驰名的才子,着名的会读书。
俄然得卓御史一句赞,穆安之另有些不适应,瞥卓御史一眼,“这事你看着办,甚么官职就出甚么题,甭考那些经史了,归正他们也是暂代。”
穆安之心说,别人随便客气两句,就遇着这么不懂客气的。穆安之问,“证词上,卓大人如何看?”
“邺城知府好歹明净,不消耗甚么事。给他把掣肘拔了,他还无能事。洛阳这里,一地鸡零狗碎,少一两个官员无妨,如果少三五十人,洛阳政务如何支撑?”穆安之问。
不过,还是客客气气的对内侍说一句,“请答复娘娘,臣必然到。”
这刻薄的……还真是一针见血。
“你人虽不如何样,仕进还成。起码进了本分。”穆安之补了一句。
穆安之黑着脸,“老子是憨人?”
李玉华过的挺津润,她到了洛阳,除了访问命妇与官员家眷,也要见一见洛阳的僧正道正,另有洛阳城最大寺庙白马寺的主持高僧,以及嵩山少林寺的主持高僧,感激他们在灾情严峻时忘我施粥,活人道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