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填官闻言也是一头的雾水,不但没有甚么良计妙法,也没法解释填湖不满的说法。因而,便前去王府,将填湖碰到的费事事禀报给朱元璋晓得。
周德兴领命前去燕雀湖,待检察一番后,心中已然晓得其中启事,便返回王府回禀朱元璋道:“吴王,末将已经探查清楚,燕雀湖乃是江宁田家祖业,需寻得吴家先人方能将燕雀湖填平。”
众臣面朝朱元璋,齐呼:“万岁!万岁!千万岁!”
周德兴这才答复道:“只不过必须拿田氏先人填湖祭湖神才行。”
朱元璋闻言,“嗯”了一声。
周德兴领命道:“末将服从。”说罢,脸现难堪之色道:“吴王,只不过……”说到此处欲言又止。
李善长奏禀道:“吴王,现在四方群雄已经肃除殆尽,天下官民同心同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月星斗,天下万物皆备于吴王,乾坤再造,合法于此。微臣带领百官泣血上奏,叩请吴王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
鼓号声中,朱元璋抬眼望着紫金山,望着那轮升上天涯的朝阳,领着马皇后和众皇子缓缓境地入了奉天殿。
明朝建国后,明朝军队在徐达、常遇春、汤和、周德兴的带领下乘胜追击,势如破竹,元兵则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正式即位为天子,定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由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明王朝。
奉天殿前的台阶处,站着两排身穿甲胄的兵勇,铜盔、铁甲、刀枪剑戟,在朝阳的晖映下闪动着刺眼的光芒,晨风吼怒,一只只龙旗“呼呼”超脱。
就在朱元璋称帝的第二天,天方才蒙蒙亮的时候,“诚意伯”刘伯温便不辞而别,像是逃命似的分开了应天府,返回故里浙江青田县归养乡里。
李善长闻言,再次叩首道:“吴王频频谦让,显见明主圣君之德,足感天动地!微臣再次叩请吴王,千万念及天下百姓之厚望,上承天道,下顺民意,早日即位开元。”
朱元璋见状,正声道:“个位爱卿的情意,咱心领了,但咱功浅德薄,岂敢妄自称尊?此事就此打住,今后莫要再提。”说罢,顿了顿续道:“待今后选出一名德才贤达之辈,推举荣登宝座,统领江山,成绩不世伟业!”
十月,朱元璋射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雄师北进中原。北伐中公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摈除胡虏,规复中华,立纲陈纪,布施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化北方群众起来反元。
朱元璋闻言,说道:“这还不简朴。德兴啊,你就前去江宁一趟,替咱把田氏先人寻来便是。”
待李善长说罢,文武百官一同拥戴道:“请吴王早正位号,以慰臣民之望……”
填湖民工见此景象,心中均非常的担忧。倘若不能定时填湖,统统民工定招连累。就在填湖民工无计可施时,带头的民工前去禀报督填官,但愿他能有体例处理。
台阶之下,一排庞大的牛皮鼓被敲得“咚咚”作响,一把把礼号朝天“呜呜”鸣奏……
刘伯温固然走得匆促,但徐达、李善长还是前去送行了。三人站在应天府城外的一座断桥边,徐达见刘伯温只带了两个男仆、三匹马外加几只行李箱,把朱元璋犒赏的金银珠宝及十多名美女全送给了朋友和部属,甚是觉有点淒凉。
同年八月,徐达、常遇春等带领雄师北伐,直捣元朝多数(今北京),元顺帝只好北逃上都。
文武百官尽皆叩首拥戴。
……
第二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盘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而后又命令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打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