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都处理一多数了,周家阿奶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我还是想留几亩自个儿种的。我家好乖乖上回还说,要多种几亩花生芝麻的,我瞅着不错,摆布粮食也够吃了,弄点儿甜嘴儿的也不错。”
“我还嫌太少了呢!如果你真有决计,就学三囡将本钱全下了,摆布猪是吃猪草的,多跑几趟山上也就出来了。头一回的数量最首要,回甲等猪出栏了,吃得苦也都值得了。”
恰好,现在她手头上有钱,想来只要将当初给周大囡嫁奁的那份钱补上,之前的事情就能完整取消了罢?
考虑一整夜,等天亮后,大伯娘出了家门,二伯娘也立马寻上了周芸芸。她总感觉甭管是周家发财,还是三囡赚了那些钱,都跟周芸芸脱不了干系。又思及周家阿奶打从多年前就喜好唤她福娃娃、金娃娃的,也许真有干系?
那头大伯娘忙活了一天,这头二伯娘也没闲着。
“我给!我给还不可吗?!”
闹到最后,还是以大伯娘让步告终。一算就晓得了,拿了二两出来,她手头上另有三两。如果将二山那四两银子还归去了,那她就只剩下一两了。
摆布只是搭棚子,三囡才无所谓地的吵嘴,只要能让她的鹅宝宝们歇息就好。又因着不放心,她愣是搬过来守了好几夜,见大花啥事儿都能措置,这才放心的搬归去了。
周家阿奶翻了翻白眼:“行了,你们爱咋咋地,我才懒得管了。逛逛,不想干活就躺炕上歇着去,别站在这儿碍眼。”
“娘?”
等出摊的人走了,周家阿奶立马揣了些糕点果子去了张里长家,她得赶在春耕前把佃农的事儿定下来了,毕竟周家现在有百来亩水田,如果光靠周家人,忙到死都忙不过来。
一大朝晨,周家人就连续出摊了。大房只要麻辣烫,二房倒是有很多大元宵,三房也有元宵只是数量未几,更加显眼的该是大金那爆米花机。
心头炽热的大伯娘先是径直去了镇上独一的一家书局,虽说是书局,这里的东西倒是齐备得很,除了册本外,笔墨纸砚、书奁等等,凡是墨客用获得的东西多数都能寻到。
“家里现在忙活得很,那里有工夫做那些?再说也没这个需求,算了罢。”有一句话,大伯娘倒是没说,想要做买卖就得本钱,大房的银子,除了她男人那儿另有四两银子外,她这儿只剩下五两了,她是真不敢再花了。再说了,周家现在这般有钱,吃喝不愁的,养那些玩意儿做甚?真要赢利也轻易,叫她儿媳每日里多绣几样东西,这钱不就出来了吗?
大伯娘身下一僵,从速回身走人。不想,才走出没几步路,就被人拦了下来。
书局掌柜很热情的帮着指了路,给她保举了一家传闻是青山镇最好的裁缝铺子。这点倒是没错,可惜掌柜忘了弥补一点,那也是最贵的裁缝铺子。
那头,大伯娘进了三山那屋,叫儿子正在练字,当下忙唤了他一声,将书奁送到了他跟前:“三山,翻开瞧瞧。”
大伯娘见他如此,瘪了瘪嘴,公然没再说话。
“我还想给我儿子买一身长衫。”实在她原是想着,自个儿去镇上扯一匹布来,叫儿媳帮着做。可一想到年前周家阿奶从府城带来的两顶帽子,这内心就颇不是滋味。
二伯娘又是心动又是忐忑:“二三十头?会不会太多了?”
……
稀里胡涂的,大伯娘买了两身最好的长衫,花去了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