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洪灾,阿奶提早就预感到了。可阿娘却说,没事儿的,那是阿奶老胡涂了,哪儿会有甚么洪灾呢?清楚就是越老越怯懦。成果,洪灾真的来了。
再见了,他的状元梦。
当三河和大金做完先生安插的功课就去帮家里干活时,他仍然捧着书;当大金决定退学做买卖赢利时,他仍在埋头苦读;当三河也决定放弃时,他更是果断了读书的信心。
究竟上,别说他了,只怕他阿爹和二叔、三叔都不晓得该干啥,统统人都听阿奶的,阿奶让咋样,他们就咋样,归反比起村里其别人家,他们老周家大家都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更叫他恋慕不已的是,人家孟谨元的五个儿子,各个都极有读书天赋,尤厥背面那俩,更是文武全才,得了圣上夸奖的,就连孙子们也都年事悄悄考上了举人,想来假以光阴,入朝为官也不是难事儿。
紧握着独子的手,三山子颤颤巍巍的说出了早已想好的遗言:“大发”
有人榜下捉婿,却误伤了他。
真的,他就是郁郁而终的,仅仅活了五十四岁,连六十都没活到就放手人寰了。这是因为他实在是太痛苦了,每天都在反复、不断的痛苦当中,哪怕锦衣玉食,可心中的胡想又那边安设呢?
可这究竟是为甚么呢?如果他能出人头地,百口都能跟着一道儿享用繁华繁华,干吗要在阿奶跟前嚼舌根不让他接着读书?
偏生,统统人都在拼尽力拖他的后腿。
对啊,阿奶已经没了三年了,现在怕是要轮到他了。
当是不过才十二岁的他,实在并不是很懂这里头的事理。只是下地干活太苦了,哪怕老周家人丁多,仅仅是春耕秋收农忙时才叫他帮手,他还是感觉太累太累了。一想到将来很有能够像他阿爹和两位叔叔那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他就面前发黑,再不敢往深处想。
<<<
成果,他婆娘说,儿子就叫大发。
“记得啊!要叫我孙子考上状元报效朝廷,叫、叫周翰林!”
作者有话要说:
三山子感觉,他还是能对峙住的,只要等他考上秀才,阿奶必然能看到他的尽力,接下来就好办多了。
“大发,你再生一个儿子,这回跟爹姓。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周翰林!”
这个名字依托了三山子平生的胡想。
莫非他不该落泪吗?
留下遗言,三山子咽下最后一口气,阖眼分开了人间。
阿娘说,那是因为有人在阿奶跟前嚼舌根。
读书、读书,他只能咬牙读书。
如许的日子过了一年又一年,就在他觉得会一向过下去时,变故就如许产生了。
“爹,您说,我听着。”
想着书里说的,“天将降大任因而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