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李鸿章本传中说:"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人,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究经世之学。洪秀全据金陵,侍郎吕贤基为安徽团练大臣,奏鸿章自助。咸丰三年,庐州陷,鸿章建议先取含山、巢县,图光复。巡抚福济授以兵,连克二县,逾年复庐州。累功,用道员,赏花翎。久之,以将兵淮甸遭众忌,无所就,乃弃去。从国藩于江西,授福建延津邵道,仍留军。"
八 李鸿章给恩师献上皖省八府五州详图
"哦,你想带勇,那好哇!"曾国藩边说边思虑,略停一会说,"不过,我身边暂缺一个办文书的人,先委曲你帮帮手,掌几天书记案牍如何?"在曾国藩看来,安徽的团练办得一团糟,李鸿章的那一套底子就不能带到湘勇中来,必须先在他的身边跟着学习一段期间再说。
师生二人在虎帐一向谈到次日鸡鸣方止。第二天,曾国藩修书给官文、胡林翼,请他们代为向皇上讨情。为不使皇上不悦,曾国藩尽起在建昌的水陆两支人马,踏上赴川的门路。当曾国藩将到武昌时,接到了上谕。上谕命曾国藩暂驻湖北,与官、胡熟商进剿皖省之计,援川军队从湖南选调。官文、胡林翼在武昌治酒为曾国藩道贺。席上,官文提出派永州镇总兵樊燮带二千人入川,曾、胡分歧同意。因而官文以制军身份命令,调樊燮当即入川。谁知这一纸号令,倒惹出一桩颤动天下的大事来。
"何况川督王庆云为人器局狭小,好久以来就想当蜀王,他决不会情愿恩师入川的。弟子说四川不必去,是指石逆目前已成流寇,军心不稳,士气不旺,此去四川,将很能够走向末路,四川兵力足可礼服他,不必动用湘勇这把牛刀。弟子觉得,恩师须当即向皇上陈明入川之非和入皖之要,同时亦请官帅、胡帅代为申明不能分开东南的启事;官帅、胡帅要胜利,也是离不开恩师的。为使朝廷明白此中事理,恩师可号令目前在徽州、宁国的鲍超之部临时撤离皖南。如许,长毛必然会乘虚而入,翁中丞必然急奏朝廷,当时各方交章挽留,恩师将免除入川之劳。"曾国藩不得不平气这个比他小十二岁的弟子的见事之明。在湘勇首要将领中,有彭玉麟的忠贞,有杨载福的刚正,有鲍超的英勇,有李元度的策划,有曾国荃的固执,但无一人有李鸿章如许洞察全局的复苏、机巧应变的手腕!人才可贵呀!两江一带,向来是人文聚集之地,要留意访寻延揽。想到这里,曾国藩俄然记起温甫讲的赵烈文进谏的事。
咸丰七年十月初旬日,曾氏给九弟国荃的信上说:"吉安在宋明两朝名贤接踵,如欧阳永叔、文信国、罗一峰、整庵诸公。如有乡绅以遗集见赠者,或近处能够购觅,望付数种寄家。"
"不如许做,如何能够获得它?"曾国荃指了指年熟行中的文集,"就如许,几百个姓欧阳的相互商讨,逼得那些欧阳修的先人没法,实在找不出遗墨,便以这部供在祠堂里的宋本来充数。""沅甫,你给我送回吉安去!"曾国藩活力了,板着面孔命介弟弟。
"弟子虽出身词臣,但这几年也曾几十次亲历疆场,略懂一点兵戈的事理,弟子想在恩师帐下作一名偏裨将佐。"李鸿章答得也直截了当。
李鸿章一进虎帐,便急趋势前,走到曾国藩身边,行弟子叩拜大礼。曾国藩凝然端坐,并不起家。待李鸿章行完礼,才号召他坐下。六年多不见了,李鸿章已步入中年,烽火驰驱,使他面色黎黑,而腰板却显得比畴昔在书斋时结实多了。迩来常感右目痒痛、精力不支的曾国藩,看到面前这个踔厉风发的弟子,又是喜好,又是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