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 > 曾国藩(上)第一章 奔丧遇险

我的书架

曾氏祖父曾玉屏,字星冈,少年时不务正业,脾气开张豪放,负气率性。三十岁后一改旧习,用心务农,勤奋耕耘,治家有方,使曾家成为湘乡荷塘都一带的殷实之家。曾玉屏为人有担负有见地,曾氏甚为恭敬他。他死于道光二十九年,寿七十六。当时曾氏官居礼部右侍郎兼署兵部右侍郎。

"爹,夜深了,您老去歇着吧!哥彻夜必定到不了家。""江贵已经返来五天了。"老太爷展开半闭着的双眼,眼中充满血丝,"他说在安徽太湖小池驿见到你哥的。江贵在路上只走了十六天,你哥就是比他慢三四天,这一两天也要赶返来了。""爹,江贵怎好跟哥比!"说话的是次女国蕙。她双眼红肿,面孔清癯,头上包着一块又长又大的白布,正在房中一角清理母亲留下来的衣服,"江贵沿途用不着停。哥如许大的官,沿途一千多里,哪个不凑趣?这个请用饭,阿谁请题字,依我看,再过半个月,哥能到家就是功德了。"麟书摇点头说:"你们都不知你哥的为人。这类时候,他哪会故意机赴宴题字,莫不是出了甚么不测吧!"麟书偶然间说出"不测"二字,不免心头一惊,涌出一股莫名的惊骇来。

此人家姓曾,住在县城以南一百三十里外的荷叶塘都 。荷叶塘位于湘乡、衡阳、衡山三县交界之地,崇山环绕,交通闭塞,是个偏僻萧瑟、萧瑟贫困的处所,但耸峙在白杨坪的曾氏府第,却非常宏伟壮观:一道两人高的红色粉墙,严严实实地围住了府内百十间楼房;大门口吊挂的金边蓝底"进士第"竖匾,门旁两个高大威武的石狮,都显现着仆人的特别职位。昔日里,曾府进收支出的人老是举头挺胸,红色粉墙里是一片欢乐的天下,仿佛全部湘乡县的幸运和机遇都钟萃于这里。现在,它却被一片浓厚的哀思覆盖着,到处是素白,仿佛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过早地来临在这里。

过一会儿,一名年老的和尚领着二十三个和尚鱼贯进入灵堂。他们先站成两排,向老太太的遗像合十鞠躬,然后各自分开,徐行进入幔帐,在黑漆棺材的四周坐下来。只闻声一下沉重的木鱼声响后,二十四个和尚便同时哼了起来。二十四个声音--清脆的、浑浊的、降落的、激越的、衰老的、细嫩的异化在一起,时高时低,时长时短,保持着大抵分歧。谁也听不清他们究竟在哼些甚么:既像在背诵经文,又像在唱歌。这时,一大捆一大捆檀香木开端在铁炉里燃烧。卷烟在黄金堂里满盈着,又被挤出屋外,分散到坪里,如同春雾似的覆盖四周的统统。全部灵堂变得灰蒙蒙的,只要一些质地较好的淡色绸缎,在四周的烛光晖映下,鬼火般地闪动着冷幽幽的光。换香火、剪烛头、焚纸钱、倒茶水的人川流不息,一概浑身缟素,蹑手蹑脚。灵堂里充满着凝重而奥秘的氛围。

就在曾麟书坐在太师椅上,单独一人冷静思念的时候,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身侧重孝,轻手重脚地走了出去。这是麟书的次子,名国潢,字澄侯,在族中排行第四,府里凡是称他四爷。

咸丰二年六月十二日,曾国藩奉钦命任江西乡试正考官。次日递折谢恩,附片奏请测验完后赏假两月回籍探亲,朱批同意。曾氏自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分开湖南湘乡故乡,至今已历十四个年初,由翰林七迁而至礼部右侍郎。这段期间曾氏的祖母、祖父前后归天,他未得回家探视,其思亲之情与日俱增。他的诗文和家书中常有这类表情的透露。如他在诗中写道:"尘凡日夜深,游子思无已……我有山中庐,槿篱夹绿水。""为报南来新雁到,故里动静在云间。""忽梦归去钓湘烟,洞庭八月水如天。"又如道光二十七年仲春十二日给诸弟的信中说:"兄自客岁接祖母讣后,本日日思抽身南归。"咸丰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曾氏离京赴江西主考任。七月十五日在安徽太湖县小池驿接到讣告,其母江太夫人已于六月十二日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推荐阅读: 深渊主宰     拳罡     魂帝武神     天命凰徒     被弃后我成了帝少的心尖宠     总裁强宠:毒妻难驯服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     狂武兵王     秀恩爱系统[末世]     小龙正传     拂妖记     全民创世神:我开局一个洪荒世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