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是在未时前后,赵主父命令鸣金撤兵。
这份观点,就算是蒙仲如许读过很多兵法的人,亦感受茅塞顿开。
“……”
高唐邑,得名于古高唐国,这也是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国,不过在厥后被齐国所兼并,成为齐国的“五都”之一。
随后燕文侯过世,传位于燕易王,燕易王过世又传给燕王哙——即因为想要将君位禅让给国相子之,而使燕国呈现了内哄,几乎被齐国所攻灭的那位燕国君主。
『PS:还是咳嗽、咽痛、发热,难受,快快用票票来安抚一下作者吧。』
这让蒙仲不由回想到了他在宋滕疆场上的经历——记得当时候,他也是乘坐着战车,看到一片狼籍的邑地,只不过当时在滕国,而现在在齐国罢了。
这些贵重的经历之谈,让蒙仲受益很多。
据赵主父在集会中所说,齐国已经在高唐邑、平原邑两地驻扎了重兵,严守防地。
仲春十一日,赵主父到达沙丘,召见驻军在沙丘的赵袑、牛翦、赵希、许钧等将领,商讨攻打齐国的详细战略。
毕竟两片城邑都位于大河(黄河)以北,倘若被赵国攻取,赵国的军队便能直接攻入齐国的要地,乃至于威胁到齐国的都城「临淄」。
不得不说,兵马半生的赵主父,他对战局的掌控,远不是读过几部兵法的蒙仲可比。
赵主父的话,让蒙仲感到颇深。
当年,苏秦开初决定赴秦国发挥抱负,但因为当时秦国方才正法商鞅,且秦武王讨厌说客,苏秦便从秦国分开,来到赵国,但因为赵成、李兑不喜苏秦,苏秦终究还是从赵国分开,来到了「燕文侯」期间的燕国,且获得了燕文侯的重用。
倘若说当时宋国攻伐滕国的战役是不义的,那么本日赵国讨伐齐国呢?
当日,当赵主父带领的军队驻扎于高唐城西北大抵二十里处后,高唐城便派来了使者,在请见赵主父后,责问赵军为何无端进犯他齐国。
但让他有些无法的是,不管是宋国伐滕,还是赵国联宋伐齐,他作为宋人,都是既得好处的一方,这让他不知该如何客观地对待整件事。
————以下注释————
作为赵主父的近卫军队,蒙仲带领信卫军跟从赵主父赶赴沙丘。
与赵主父一起行动的,另有安阳君赵章。
在商讨后,赵主父命令安阳君赵章与将领「赵希」一同攻打平原邑,而赵主父这边,则命赵袑统领左军、许钧统领右军,攻打高唐邑。
在燕易王过世前,苏秦、苏代等人作为燕国的使者出使齐国,且而后定居于齐国。
但是,即便这名齐使态度已非常恭敬,但赵主父还是没有窜改情意,还是命令攻打高唐。
说罢,他笑着说道:“蒙仲,我晓得你甚么意义。……你大抵是感觉,布衣是两国战役的无辜者,但究竟上,战役一旦开启,没有谁是无辜者。……若牛翦不事前带领马队摈除乡邑内的齐人,难保这些人今后不会成为反对我赵国士卒打击齐国的停滞。想想滕国‘无辜’子民,终究不也成为了宋军的停滞么?”
不得不说,亲眼目睹赵国士卒攻打高唐的过程,就跟宋国的士卒一样,赵军士卒也会搏斗齐国的布衣,并且谁也不会感觉这是一件弊端的事。
三月初四,在赵主父筹办二度攻打高唐城时,有一名从临淄而来的齐国使者来到了赵军的虎帐,请见赵主父。
半晌后,在赵主父的答应下,身穿华服的苏代来到了赵军的帅帐。
蒙仲亲眼所见,高唐城周边的几片乡邑,皆已遭到了赵将牛翦麾上马队的骚扰与打击,邑地内的齐国布衣几近都已经流亡,时不时还能看到一具具齐国布衣的尸身,有男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