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盎的鼓动下,蒙仲遂跟着这位阿兄,一同坐上了前去王宫的马车。
话音刚落,就听身背后传来宋王偃的一声呵叱。
“节哀顺变。”
由此可见,惠盎的确深得宋王偃的信赖。
他的本意是为这位弟弟安排照顾一下,毕竟这也是庄夫子的意义。
在此期间,蒙仲偷偷打量面前这位宋国的君主,据他观察,宋王偃大抵四五十的年纪,发须已略有些斑白,但面上气色却很好,体格结实、孔武有力,与其说是君主,实在更合适带兵兵戈的将军形象。
庄夫子在那封翰札上写得很明白了:这是我庄周的弟子,你惠盎本身看着办吧。
刚说到这里,他也不知是瞧见了甚么,俄然声音戛但是止,脸上亦皱起了眉头。
宋王偃听了后有些不欢畅的说道:“莫非又是儒家那些人在嚼舌根么?”
但是考虑到疆场上刀剑无眼,惠盎还是忍不住劝说道:“阿仲,疆场上凶恶未知,你乃夫后辈子,又担当了我族叔惠子的知识,为兄实在不忍你……你要为你亲兄长报仇,为兄能够帮你。”
究竟上,宋国还真的不弱,要晓得在二十年前,在初继位的赵王雍的运作下,就曾构成「赵韩宋」三国对峙「秦魏齐」三国的局面,让秦魏齐三国不敢妄动,终究作罢了「朋分赵国」的心机,由此可见,宋国实在不像蒙仲觉得的那么弱,纵使比不上秦、齐,却也要比卫国、鲁国、燕国强很多。
期间,蒙仲四下张望,瞧见宫内琼楼殿阁不计其数,脸上遂暴露多少古怪的神采。
与跟蒙仲说话时的驯良和亲分歧,惠盎微微点了点头,不失威仪地说道。
未几时,惠盎与蒙仲二人便来到了宫内的一座校场。
“诶?你不是……”
听到声音,宋王偃转头瞧了一眼,见是惠盎,便一边将手中的玉弓递给身边的侍从,一边指着远处笑问道:“惠盎啊,快过来,你可见到方才一幕?哈!本王勇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