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国大司马 > 第73章:初至赵国

我的书架

在听到赵驿长与李史的对话后,蒙仲心下悄悄想道。

随后,因为闲着无事,再加上蒙虎兴趣勃勃想逛一逛邯郸,蒙仲便叨教了士大夫李史,恳请后者能答应他们到街上转转。

究竟上,李史实在想见的只是赵雍,而并非赵国现在的君主赵何,但考虑到赵国今后终将由赵何来管理,李史当然不能疏忽这位的存在,径直前去沙丘行宫去见赵雍,不然岂不是平白无端地就获咎了那位赵国的新君?

赵驿长很惊奇于蒙仲这名“宋使的保护”竟然会私行开口扣问,但见宋使李史没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甚么,在细心机忖了半晌后,便答复道:“莫非是「公子章」身边的家臣?”

“田不禋?”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以下注释————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地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没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范围,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当即通禀此事。”

大抵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现在的赵君。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鄙人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约莫是在蒲月份,蒙仲等人护送着士大夫李史来到了卫国的「阳晋(邑)」,阳晋属卫国的邑城,但又与赵、魏两国交界——往西是魏国,往东北方向则就是赵国的领地。

在得知了邯郸的范围后,蒙虎吃惊地叫道。

蒲月初九,李史到达刚平,手持宋国的符节,带着蒙仲等人顺利通过了刚平城,旋即持续往北,在刚平城北的渡口度过了大河(黄河),到达了河北之地。

『PS:明天码字晚了,因为作者把一只手剁掉了……』

按常理来讲,李史当然不能答应本身的“保护”丢下本身,跑到城内去闲逛,但考虑到蒙仲乃是惠盎的义弟,身份特别,他当然不会回绝,终究只是叮嘱蒙仲等人谨慎行事,毕竟这是在赵国的地盘,莫要惹出甚么事来,到时候不好结束。

蒙仲有些绝望。

魏国与宋国目前还是敌对状况,是故,宋国使者李史便带着蒙仲等人走穿越卫国的这条路,即「景亳--曹县--定陶--菏泽--濮阳--阳晋」这条线路。

而这些词,用来描述邯郸也是没有涓滴题目的,因为邯郸的范围就如同齐国的临淄。

“赵王?”那位赵驿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国并无‘赵王’,唯有赵君与‘主父’,不知尊驾想见哪位?”

一逛逛到天气将暗,囊中的货币也花得差未几了,因而蒙仲与诸小火伴便带着他们采办的邯郸特产返回驿馆。

幸亏一行人举着宋国的旗号,且又有护送的赵卒为他们开道,一行人这才顺利地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蒙仲、蒙虎等人刚进邯郸城时,却瞧见街道上人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确可谓人无立锥之地。

不得不说,邯郸的确繁华而热烈,街道、房屋错落有致,各种店铺一应俱全,宋国有的东西,在这里都能找到,而宋国没有的东西,在这里亦能找到。

李史闻言颇感不测埠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甚么,便并没有插嘴。

世人都说,赵敬侯不修德行,纵情吃苦,起居饮食没有节制,惩罚殛毙也没有标准,可恰幸亏赵敬侯在位的十几年里,赵国军队胜多败少,外无邻国侵犯之患,内无群臣反叛之忧,这都是因为赵敬侯知人善用。

但在两年后,趁着齐国攻伐燕国之际,赵敬侯又结合魏韩两国讨伐齐国,一年后又败兵攻伐魏国与卫国,再过一年,再打齐国,一步步安定了当时赵国的新都「邯郸」的职位。

推荐阅读: 机甲护翼     贤者与少女     毒医嫡小姐:妃常倾城     九转神帝     直播之玄门大师     诡异侦探事务所     剑起地下城     末世求生:签到奖励无限物资     太古佛书     我是将臣     怼死这帮穿越者     十一异事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