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
张居正点点头,这件事他晓得,那道旨还是他让吕调阳拟的。他只是没想到,皇上会这么快地批复下来。今早晨来,他就是想就此事以及都城的局势与杨博互换一下定见,是以问道:
“做得好,”张居正镇静得一捋长须,说道,“两天就查出这么多,依我之见,必定不止这个数,介东,你要一鼓作气清查到底。”
天一煞黑,杨博府邸地点的北梅胡同就被戒严了。这皆因张居正约好彻夜前来杨博私宅拜见,五城兵马司为之采纳的庇护办法。酉时刚过,张居正的八人抬大轿落在了杨府的轿厅,当张居正掀帘下轿,杨博已在轿前候着了。此时的杨博,仍然身着一品命服,与一样身着一品命服的张居正行拱手礼。两人的穿戴提及来也有故事可言:国朝品秩规定,六部尚书等大九卿都是二品衔,只要九年考满以后,才气晋升太师、太傅、少师、少傅、太保、少保等勋职,袭一品。现任大九卿中,只要杨博与葛守礼两人担负大九卿超越九年,一个晋为少师,一个晋为少傅,是以都是一品大员。现在满朝文武,除了这两个一品大员外,另有一个就是张居正。他隆庆二年就被破格晋升为太子太师,隆庆五年又晋升为太师,年纪只要四十六岁就获得如此高的勋衔,在国朝中几无先例。洪武三十年,皇上颁旨实施的《大明会典》规定了宦海礼节:凡百官来往,以品秩高低分出尊卑。品级附近,相见时施礼,则东西对峙,品秩稍卑者居于西。品秩相差二三等,相见时卑者居下,品级相差四等,相见时卑者下拜,尊者坐而回礼,有事则跪着禀告。如此循例,一品官与二品官相见,二品官居西施礼,一品官居东答礼。与三四品官相见,三四品官居下施礼,一品官居中答礼。与五品以下官相见,一品官坐受其膜拜之礼。司属官品级低于下属官,禀事时必须跪。近侍官员,不必拘品级行膜拜礼。同僚官品级虽有高低,但不必拘礼。大小官员在内府相见,不准行膜拜礼。官员出入街道,不准抗僈。官员隔一品避马避轿,隔三品跪。但到厥后,特别是武宗以后,这一套礼节也稍有改移。比如说诸寺大卿均为三品官,却得避尚书、侍郎。六部侍郎三品官,得避吏部尚书。公侯勋臣官在一品之上,道上若与内阁首辅相遇,也得遁藏。仿此而行,当今公侯第一显赫的老国丈李伟,如果在道上碰到张居正,也得避道躲让。可见,内阁首辅真恰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今早晨他来杨博府中拜见,是他担负首辅以来第一次因公事入大僚私宅,于情于理,杨博都不敢怠慢。是以在张居正的大轿进门之前,就先穿好命服,来到轿厅迎候。张居正下得轿来,一看杨博站在西边行拱手礼,赶紧行礼说:“博老焉能如此。”杨博笑吟吟答道:“不如此,岂不让人笑话老夫无礼。”两人这么酬酢着,连袂走进客堂。
张居正又转向王篆说道:“事情停顿如何,你讲下去。”
“老夫何尝不想,但有的人就有挤门缝儿的本领。”杨博苦笑了笑,“京察与胡椒苏木折俸两件事搅在一起,京官们一个个都像是火烧屁股。”
“这个……”王篆看着张居正的神采,欲言又止。
“是否是蒋二旺一事?”
杨博一看信套上的火漆关防是两广总督行辕,晓得是殷正茂寄来的,便抽出信笺抖开来看。不看不打紧,一看完脸上就勃然变色。
“和卿,有何事?”张居正做个手势请吕调阳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