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王清任想了想,刚想说没有,俄然又记起了甚么,道:“是水精么?《抱朴子内篇・论仙》上面倒是有这么一句话,'本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这个水精应当指的就是玻璃。”
“李善兰,现在确切没甚么活干,等今后吧!”
【王清任(1768-1831年)…医学家、解剖学家…】
“质量还是不过关啊!到底是哪儿出了题目?”李康的手上拿着一块玻璃,但内里充满了班驳杂质,另有气泡,离李康心目中的预期差了老远。
“但愿如此吧!”李康淡淡的点了点头,转成分开了玻璃工坊。
李康接着问道:“那上面是否有记录玻璃方面的知识?”
“不就是沙子么?如何这么难?”李康有些烦躁的摸着后脑勺,但他也没有体例,他又不会烧制玻璃,能记得一些恍惚的观点,还是托了小说的福,不然谁闲着没事干去记那玩意儿!
对于这些个文人来讲,大略读过,就是读过好多遍。
“哎,体系甚么时候解锁产业反动以后的人物啊?把卫省轩招来不就都处理了吗?”李康不由得抱怨起来,但随即又自嘲一笑,如果然的解锁了产业反动以后的人物,李康傻了才会只呼唤一个洋火厂厂长,造飞机的冯如、造飞艇的谢缵泰、侯德榜、詹天佑、徐寿、徐建寅、邹伯奇、李善兰、王清任、丁拱辰……一大票工程师、科学家等着他呼唤呢!
“哈哈,对,就是他了!”李康哈哈一笑,这句话他之前看过,以是他才晓得葛洪跟玻璃有关――仿佛有歧义――只是时候长了,不记得详细如何说的,现在经王清任这么一提示,他又想起来了,转头对徐寿说道:“生元先生,我与你找个弟子,不知先生是否情愿屈尊一观?”
【清道光二十二年,西元1842年。】
【丁拱辰(1800-1875年)…机器工程专家…】
回到政事堂,李康一进书房,就迫不及待的将邹伯奇等四人呼唤出来,一共花了一万点黄金,固然代价远低于李康内心预期,但他还是略微有点肉痛。
“徐寿,我记得他儿子是造船的,可惜生的太晚了,化学发蒙者么?我想做葛洪那老头的徒弟正合适,省的每次去伏羲镇就跑来找我费事,肚子里的货都给掏光了!…葛洪,啊,对了!这家伙不是会造玻璃么?待会儿得找小我好好问问!”
“自无不成!”徐寿微微一笑,道。
“诺!我等必竭尽尽力,不辱任务!”工匠们听的满脸潮红,赶紧拍着胸脯包管。
“部属大略读过…”王清任愣了一下,然后矜持的说道。
大喜之下,李康开端对刚才想到的人名,一个个的停止尝试。
望着四周一脸眼巴巴的看着本身的工匠,李康也不好发脾气,只得憋着气说道:“你们辛苦了,统统参与试制玻璃的职员,每人赏钱十元,赵大匠、成大匠每人五十元。但玻璃还没有达到完美,尔等要再接再厉,找出此中缺点,争夺早日达到我的要求!我现在把话搁在这儿,谁如果能找出改进玻璃的体例,赏钱一百元!最后如能烧出令我对劲的玻璃,统统参与职员每人五十元!进献最大者,再赏一百!”
李康千万没想到,这类在二十一世纪将近奄奄一息的燃烧装配,这类普浅显通的小木棍,竟然技术要求比玻璃还高,玻璃最起码另有眉目,也做出了成品,固然不如何合格,但洋火现在更是毛爪,一向找不到合适的引火源,李康只晓得磷轻易着火,但如何利用?到底是分解、提取还是杂七杂八的化学反应,李康就只能呵呵了。
分开玻璃工坊后,李康没有回家,也没有回政事堂,而是回身走进了隔壁的工坊,这是试制洋火的工坊,一走进洋火工坊,李康的眉头皱的比在玻璃工坊还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