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熊逢在他自荐以后便授予了他一个巨大新城去管理,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大的信赖。
只是可惜,对于他提起的题目,熊逢还真就没有考虑。
徐中先对于熊逢的避而不谈浮想连翩,终究反倒是对熊逢更加敬佩了。
故而只是在熊逢略加提点以后,便能够将熊逢的意义了然于胸,并且举一反三的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
但如果熊逢不加涓滴的防备,那么在将来碰到一些并无才气的家伙也学习他普通又该如何?
诸国士子或是冬眠于官方,或是屈身于幕僚,倒是少有才气之士效力于一国之君。此为诸子张望天下之时,就算是有贤明之相的诸国王子,也大多难以崭露头角。
他这般直接劈面向着熊逢自荐,在这个还没有‘毛遂自荐’的期间可谓是一代豪举,如果罗国终究能够在汗青上留下首要的一页,徐中先能够在人前展暴露本身的国士之才,那么此后提起自荐,也就没有‘毛遂’甚么事情了。
如果因为中先自荐在前,后惹人皆效仿,而国君也如本日普通采取这些人,那么罗国的官吏提拔岂不是成了谁相称谁就能当的打趣?
夔国并无他发挥本领的平台,但罗国却有。
熊逢巴望良才,而徐中先也巴望仁义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