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个历史挺靠谱1:袁腾飞讲中国史上 > 07. 清王朝里的怪现象
为了加强皇权,康熙帝设立了南书房。南书房本来是康熙帝与翰林院词臣们研讨学问、吟诗作画的处所。在翰林等官员中,“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称“南书房行走”。入值者首要伴随天子赋诗撰文,写字作画,偶然还秉承天子的意旨草拟诏令。因为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以是它美满是由天子周到节制的一个核心秘密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使得南书房“权势日崇”。这是康熙帝减弱议政王大臣集会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首要步调。康熙帝亲政今后,慢慢构成以南书房为核心的权力中间。
清末的时候,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商讨官制鼎新。他走到军机处,到台阶底下,说甚么都不肯再往前多迈一步。张之洞那么大的份儿,他都不敢迈一步,因为他不是军机大臣,不能进军机处。庆亲王奕劻是军机大臣,就对张之洞说干吗呢你,腿抽筋了?快来呀来呀,哦对,俄然想起来了,他们每天走风俗了,没感觉进军机处有甚么分歧适。张之洞真懂端方,因为世宗天子遗训,没号令敢出去宰了你。
紫禁城是前朝后寝,以乾清门广场做分边界。前朝是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五组宫殿修建群,比较疏阔。太和殿前广场三万多平方米,能够停止大型活动,这是办公的处所。乾清门广场后边就是寝宫区,中路也是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边是御花圃,两侧是东西六宫。清朝从雍正天子开端,住在养心殿,天子平时也在养心殿办公。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就是跪在地上把天子号令记下来,以奉旨、上谕的情势廷寄出去。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种“奉天承运,天子诏曰”的圣旨,一年发不了几次。那得是大事,比方立皇后、跟本国宣战、选进士这些事,才“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普通就是“奉旨”或者“上谕”如何如何,军机处草拟。
清朝为官要能跪
但这类八旗旗主共议国政的遗民风在,终究威胁到了中心集权和皇权。议政王大臣集会作出的决定,“虽至尊无如之何”。皇上也没辙。到了圣祖康熙爷时,环境有了窜改。康熙天子是一代雄主,冲龄践祚,就是小屁孩当皇上。祚指皇统,明天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劈面的神路街,牌坊上还是四个大字——永延帝祚。康熙是世祖顺治第三子,阿谁时候,清朝还没实施嫡宗子担当制,康熙的大哥叫福全,二哥叫常宁,他叫玄烨,这必定不是汉名,从他的儿子开端才起汉名,排行辈分,都叫胤×。雍正天子叫胤祯,他一即位,其他兄弟就不能胤了,都改成了允×。而太祖、太宗、世祖、圣祖都是满族名字音译过来的。玄烨为甚么能即位呢?因为他出过痘,按现在的话讲就是得过天花,以是圣祖天子是个麻子,脸上有得天花出痘的陈迹。他那两个哥哥没出过天花,当时出天花是非常伤害的,弄不好就over了。那俩小孩儿没出过天花,当了天子,万一出痘over了如何办,清朝多一个殇帝。以是干脆让出过痘的玄烨做天子。
如许一来,三顺王还剩俩。厥后吴三桂降清,清军顺利入关,定鼎中原。一向到清朝中前期了,后妃填的《九九消寒诗图》,最后一句还是“三桂领兵南下去,我国大清坐金銮”。申明吴三桂引军入关的功绩,清朝还是承认的。以是吴三桂受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平南王尚之信镇守广东,靖南王耿仲明镇守福建。厥后靖南王位往下传了两代,耿仲明、耿继茂、耿精忠。尚之信传给他的儿子尚可喜。吴三桂高寿,七八十了,一向做平西王。这三小我别离镇守云南、广东、福建,那些处所山高水险,八旗兵不耐暑热,驻扎都驻扎不了,以是实际上就是三个盘据的独立王国,对中心集权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当时朝廷一年的支出4000万两白银,花在三藩身上的大抵就有2000万两。三藩自置僚属、自备兵马,不听中心调遣。康熙天子决定削藩,把这三藩给撤了。这一撤,三藩反了,吴三桂打出灯号——反清复明。还真有人信,但明朝不就是你亲手灭的吗?末代天子都被你绞死了,你还反清复明?当时,连朝鲜都筹办起兵呼应。朝鲜在明朝灭亡以后念念不忘大明抗倭援朝,对朝鲜有再造之恩。朝鲜君臣整天叫唤着北伐,要练十万雄师,练了N年,这十万雄师也没练出来。再一揣摩,清朝再弱,打朝鲜还是跟玩儿似的,就筹算张望一下。过了两年,吴三桂定国号大周,本身当皇上了,这下反清复明的大话被戳穿了。康熙天子安闲坐镇,八年安定了三藩之乱。云南、广东、福建由中心直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