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刺史没重视一大一小的暗潮颠簸,捋须笑道:“初时李侯爷对峙棚帐分区,下官当时很不解,眼下大灾之时,官府能变更的官吏和兵丁未几,灾黎成千上万,这类无谓之事徒费质料,既烦琐又无用,先给侯爷赔个礼,说实话,下官当时心中对侯爷乃至有些怨气的……”
晋州粮食危急处理,余刺史是最后一个晓得动静的,这些日子他领着全城官吏没日没夜守在城外的灾黎棚帐区里,从搭建到分区,从赈粮到如厕,数千灾黎的吃喝拉撒都得他来操心,几日下来,余刺史已然眼圈发黑,形体肥胖,连眼神都显得有点板滞了,看起来就像关在大牢被王桩方老五用过刑似的。
因而李素定下了以劳换食,多劳多得的律条,不但如此,在李素的授意下,李治以晋王的身份,连同泾阳县侯,晋州刺史等,联名向河东道以外尚未受灾的河南道,江南道等诸州县递发公文,以本地特产调换他们的粮食,构成一条良性循环的财产链条。
“称职”,余刺史当得起这两个字,大唐别的官吏是甚么模样李素不清楚,但余刺史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却实实在在看在李素眼里,乱世官员,为天子守牧一方,虽无杀敌血战之功劳,却有解万民倒悬之劳苦。
这能够是传说中的瓶颈期吧,诸君且包涵勿催,待看我安然渡劫飞升。。。(未 完待续 ~^~)
启行之前的几日,李素在晋州刺史府内安排善后,除了派人向长安奏报以外,还调集晋州官员训话。
恰好余刺史却对李治的排名很佩服,忙不迭地点头,多日的愁苦神采刹时变得阳光光辉,不时还捋着髯毛仰天收回豪放舒畅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