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贞观俗人 > 第207章 知贡举

我的书架

李世民跟给三十六名金榜驰名的门生发完奖返来,每人犒赏也未几,就是一套文房四宝,再加上二十贴的益州黄麻纸,然后赐绢十匹。

“天下三百余州・・・・・・・”李世民皱眉,这又是个困难。

他是不想让州县官员来获得这个主考提拔权的。

李世民干脆就让秦琅来做来岁科举测验的主考官,不但主持孺子科的测验,趁便把别的几科也主持了。

“崇贤馆情愿增设班级,以收选出之孺子。”

“那常科各科,可把初试改到州中,然后复试改成道试,集于一州・・・・・・”

“陛下,臣觉得十岁以下的孺子,只通一二经就能获得官职或仕进资格,不免有些草率,恐成幸运之路,反倒轻易扼杀这些人真正成才之路,但是,提拔一些优良的孺子出来,重点培养也还是能够的。”

秦琅想着好歹也是科举测验总考官啊,如何也得李纲或是孔颖达如许的大儒,或是房玄龄杜如晦如许的宰相来当啊,谁知此时的科举,职位普通,不说不能跟明清时会试比拟,就是连中晚唐时也不能比。

李世民一下子听出秦琅这条建议的关头之处,就是县孺子试,且不需求处所州县官员荐举。

“你看的懂吗?”侯君集被他这夸耀弄的很火大。

“你拿一个章程出来,如果对别的科目有甚么好的改进建议,也可一并提出,交予朕和宰相参政们商讨。”

通过后,选入长安插手省试,可终究择其最优良者二三百人,全入崇贤馆,或半入崇贤馆,半入国子监!”

谁推测,老六程俊不声不响的,竟然还考了个二甲,金榜第八呢。

比起尉迟恭、侯君集、张亮这些家伙的崽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他们家的崽连榜都没上,个个叫那啥名落孙山。

那如果本身放大测验范围,岂不就是能够突破近几年科举沦为大士族后辈抢出身的窘境?

可现在秦琅说身家明净,十岁以下,便可直接插手测验,官员没权干与了。

而这个县孺子试也很好,直接在各县停止,通过就直接到长安来省试,能包管受处所、官员影响最小。

魏征插嘴,“前朝之时,杨广实施郡县制,天下一百九十余郡,一千余县,杨广曾设司隶台,置刺史十四人,梭巡天下郡县。现在朝廷可按天下山川形便,划出十余个道,派出主考官主考一道便可。比如关中、陇右、河南、山东等・・・・・・”

自汉朝起,历朝就有专门针对那些孺子的提拔测验,年幼才俊者拜为孺子郎,当时的汉朝太学中就有很多风云一时的神童、奇童、圣童。

总的来讲,还是此时的科举测验不受正视。

李世民之前也不正视,因为他感觉这科举测验,完整没有按设立之初志走向,现在沦为了以五姓七家为首的士族的掠取出身的路子,乃至有拔除之意。

只要身家明净,便可直接获得县试资格,这意味着可突破隋朝以来科举测验中极首要的一环,考生不再被权贵士族把持,以往的荐举,实在多数荐举上来的都是贵族士族豪强后辈,真正的豪门地主后辈少之又少。

他向来对士族很警戒顾忌,但又不得不消,只是现行的科举测验轨制,让李世民感觉他并没有选士的余地。

“恐成幸运之路,怀良这话说的有事理,朕觉得不错。提拔优良孺子入崇贤馆为童生,重点培养。”

可现在魏征这么一提示,李世民却感觉,对啊,秦琅的这个测验就不错啊,阿谁乞丐出身的李存孝都能考中榜眼,程家庶子程俊也能超越很多宰相嫡子入二甲,这些都申明,这个测验相对公允公道。

推荐阅读: 死后七百年:从城隍开始签到     狱王狂尊     帝国的情敌     全民养成     大叔么么哒     走向悠闲生活     一夜错惹:腹黑狂少慢慢宠     他如人间地狱     重生之天才狂女     甜蜜娇妻:总裁宠上天     娇蚕魅妻     一代诡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