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邕州到广州,岭南人称为郁水,全长一千六百余里,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们冯家船工只用三天,最多不超越五天。
人家虽没有健旺的肌肉,可在岭南也是能说的上话的人,跺一顿脚,一样能让全部浔江都震一震。
虽说李家是桂州浔州一带的俚人首级,不过他跟陈龙树一样,对长安朝廷还是比较恭敬的。
而在那涛涛邕江里,木筏正源源不竭的从上游的左溪右溪顺江而下。
“桂州有李袭志,现在邕州有你李公,我可放心了。”
冯盎也受召入过朝了。
也就是当时起,李光度和李光略兄弟俩再次臣服于朝廷,而后接管朝廷官职,统领溪垌俚众,再不敢跟中原对抗。
不过老李是个实在人。
他们在左溪最上游的泉源处大山里砍下树,再顺江运来。
以安抚为主,武力威慑为辅,杀一批然后安抚一批。
听到这里,秦琅心头沉重。
他是大明宫的总监造,让人来交州伐树,也他的主张。
也没有冯盎那么一心想实在际盘据一方。
哪怕杨广江都被弑后,李光度都服从了李袭志的劝说,仍然利用大隋永平郡守的官职,守境自保,不敢自主。
在隋朝时,李光度的大哥李光仕是当时桂州俚人首级,在隋开皇末年,李光仕曾聚众反隋,盘据一方自主。仁寿年间,侯莫陈颍任桂州总管,都督二十七州军事,侯莫当初对李光仕这些俚帅,采纳的是现在秦琅差未几的战略。
在邕州呆了几天。
固然他提出了改征公众退役砍木运树,改成出钱雇佣民工砍木运输,可想不到也一样会形成这么多伤亡。
李光仕做困兽之斗,成果又被周法尚勾引伏击,大溃,最后李光仕被斩杀于阵中,传首岭南各溪垌。
秦琅头一次看到这些从遥弘远山里运出来的木头,特地跑到江边去看,发明这些树木还真是够大。
归附大唐后,宁长真冯暄谈殿他们再反,李光度就果断拥堵中心不肯与他们一起做乱。
可短短几年,宁道明死了,宁长真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