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次天子率百官就食洛阳的两年里,虽令东宫监国,可当时承乾还没有加冠元服,故还不能算是真正亲政,政务首要还是由留守的宰相们措置。
承乾早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一见到秦琅,就先拉着他到一边去说话。
又置太子司直,如御史台御史大夫、中丞。
秦琅哈哈一笑,“好了,这事我来安排,殿下只须静候佳音便是。”
全部东宫班底两万余人马,相称庞大,官吏就好几千。
“殿下怕是想晓得苏娘子长的是否标致吧?”
“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黎阳县公于志宁拜见太子!”
而到李世民出巡洛阳期间,李世民也让承乾留守长安监国。
“教员能不能帮我探听一下?”
“这不太好吧?”
秦琅早朝结束,先去政事堂议事,然后又到兵部坐衙,中午在兵部食堂吃了顿肉夹馍羊肉汤,午后才往东宫来主持东宫事件。
而从现在开端,承乾已经能够亲政,若天子再次出巡诏太子监国,则承乾就将真正亲政,东宫官属们,也将和政事堂、三省一起在朝。
比如李世民若要出巡,诏令承乾监国,则除随驾的宰相重臣,留守的高官会临时授一个东宫兼职,比如加太子三少衔,或检校詹事、庶子等职,与东宫官属共同共同帮手太子。
“传闻啥?”秦琅看他样,就晓得说的是啥,却还明知故问。
“殿下,圣上敕旨,太子殿下既已元服,则本日起,领京兆牧之职,总领京兆府事,掌管京师行政、司法、捕获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
一个个东宫官属上前拜见,场面昌大,东宫班子装备非常划一,可谓一个完整的小朝廷。
承乾起家,伸手虚扶。
“我才没有牵肠挂肚,日夜难眠,只是有些猎奇罢了。”承乾有点嘴硬。
乃至连东宫平时的公文格局都有详细规定,完整仿朝廷中枢行文格局,凡是处罚论事之书,皇太子并书令,詹事、太子摆布庶子以署姓名,宣、奏、行、书案书日。
“教员,可传闻了?”
直接把京兆府交给东宫来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