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这夜宴图完美,要做的筹办事情很多。
这就胜了千百倍了。
“阿娘,秦三郎才十七,这些诗会不会是他买别人的诗?”
“阿娘不知,当时太子口诵其诗,把本来还想要夸耀的卢家世人,全都震住了。卢家后辈的那些夸大素净的词采与之一比,真是相差太远,太远!”
阎立本向母亲存候,“去插手了卢氏的以诗会友酒宴,不过倒没喝醉,只是今晚的宴会非常出色,倒比酒还醉人。儿要将今晚酒宴上的事情画下来,画一幅长卷,这必然会是极出色的。”
因而秦琅便也很装逼的把李白的将进酒也给吟诵出来。君不见黄河之不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霜暮成霜,人生对劲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效,令媛用尽还复来・・・・・・・
“你不是说秦三郎做了三首诗吗,另有一首呢?”
“去把你哥哥和姐妹们一起叫来,娘也跟你一起来绘制这幅秦琅夜宴图!”
热烈的宴会结束了,将作少监阎立德当即回到了家中。
阎家是工程世家,绘画、设想、营建方面一流,但阎家也是属于关陇贵族个人一员,跟山东士族实在是相互有些瞧不起的。比如这个范阳卢氏,他们家最驰名的是易经研讨,然后是诗和书画方面了得。
阎立本笑道,“殿下之前做过几首诗传播出来,都是上佳,阿娘当记的那首悯农。”
“这二首诗莫非也是秦琅代笔,不晓得秦琅今晚又写了甚么诗?”
本来是卢家显摆夸耀的一个酒宴,最后硬生生被秦琅横插一脚,喧宾夺主,反成了太子殿下拉拢士人,乃至揭示才艺的场面。
“可听一些坊间传闻,都说二首悯文都是秦琅所作啊。”
“另有一首是词,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骇浪,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遐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英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如此盛事,当值得我们阎家用丹青记录下来!”
清都公主有些惊奇。
秦琅此诗一出,有人冲动的连饮了几大杯,拍案叫绝。
“普通年青人天然不可,就如卢家等五姓后辈一样,诗看似富丽,却浮泛无神,就是他们贫乏充足的经历,没有呼应的人生感悟,没有感情思惟。可秦三郎虽年青,但你看他做过的那些事,哪一件单拿出来,都极不得了了,镇抚使、幽州都督、转运使、宰相、太子少师,他做的那些事不是假的,他的经历是实在的,以是不能把他跟那些崔卢后辈并列,就如你看秦琅的诗,诗词里并不会有南北朝以来风行的那种富丽词采堆彻,也不会决计的去寻求那些骈骊用法,秦琅的这些诗都是直抒胸臆,放弃了过份讲究的情势美,也不寻求词采富丽,不讲究声律、不讲究用典。”
清都公主也是位才女,岂品不出诗的好,她能设想到,当时这诗一出,震到了多少所谓的天下名流了。
“这诗真是太子殿下所作?”
侠客们的豪情壮志,被写燃了,宴会上的听众们,天然也就飞腾了。
阎家可谓是修建、绘画界的世家,阎毗和清都公主都是此中妙手,他们的宗子阎立德也曾任尚衣奉御、将作少匠等职。
“这秦三郎还真是诗词冷傲,他说我若生三国当如周公瑾,我若为女子当嫁周公瑾。读着秦三郎的诗,我都恨我生的太早了,如果晚生个三四十年,只怕我会是以爱上他,非他不嫁。”
而秦琅的这些诗恰相反,不重视那些外在的情势,重视的是内涵,重在表达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