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清太宗皇太极率领满、蒙雄师五万余伐明,从喜峰口突入塞内,入蓟门,克遵化。范文程当时还在皇太极的文馆,被称为书房官、文臣或生员、秀才,没有正式官衔。他固然是儒生,但边幅堂堂,体格魁伟,倒很像是一员虎将,并且临阵不惧,随军从征时,奋勇冲杀,又善于用计,能言善辩,因此立下功绩,招安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城。[6]明军围攻大安口城,他又披甲上阵,带领枪炮手,斩杀很多明军。十一月十一日,皇太极统军往攻北京,留参将英俄尔岱、游击李思忠及文程与八员备御,领兵八百名,驻守遵化。因军功明显,范文程被授予游击世职。
顺治九年(1652年)遇恩诏,复进世职为一等子,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范文程持续经心极力佐治国政,三月初八日,他偕同僚参奏会试中式第一名举人程可则“文理荒诞,首篇尤悖戾经注,士子不平,通国骇异”,请敕部议处。顺治帝命斥革程可则,惩办考官胡统虞等人。
崇德元年(1636年)三月初六,文馆改成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亦称内三院。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撰写与本国来往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范文程之世职亦进为二等甲喇章京,越来越受皇太极的宠任,皇太极每次商讨军国大事,都要听取他的定见。宣谕各国的敕书,都出自他的手。范文程戴德图报,殚心极力,劳累国事,前后疏言拔除连坐法,奏准更定部院官制,六部各设满洲承政一员,下置摆布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额者章,荐举邓长春、张尚、苏弘祖等报酬吏部参政、户部启心郎。[9]
顺治七年(1650年)十仲春,多尔衮病逝,顺治八年(1651年)闰仲春,刚林、祁充格以谄附多尔衮妄改《□□实录》删去大福晋阿巴亥等事,被处以极刑,范文程亦系同改之人,刑部拟议撤职,解任,籍没其家,诸王大臣覆议,拟令其撤职折赎留任。顺治帝唆使:“范文程曾效力太宗朝,在盛京时,又未曾预贝子硕讬之罪,后知睿王所行悖逆,托疾家居,众亦共知。睿王取去刚林时,以范文程分歧其意,故不取去。范文程著撤职,本身折赎,仍留原任。前所行情罪已结,此后于委任职掌,当矢忠报效。”不久,范文程即复官。[13]
顺治十四年(1657年),范文程的官衔又升了一级,顺治帝调派画师去范文程家里画了他的像,放在宫内不时旁观。
康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