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有人来了!”一名瞭望的兵士俄然指着东方卷起的烟尘大声喊道。
“谨遵使君之命!”既然已经决定,堂邑父不再对峙,接着和李悠筹议起前去大月氏的路程安排来。
从姑墨国出来,转向西南沿着葱岭河西行,一起快马加鞭过温宿、莎车等国,终究来到了乌孙和大月氏交兵的鸿沟。
大月氏最靠近火线的要塞,这里堆积了数万大月氏的精锐兵士,他们将从这里解缆前去应战乌孙国的雄师!此前连战连败让这些士兵士气降落,他们仿佛已经预感到本身在这场战役中很难取得胜利了!是以驻守城门的兵士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一样的,这对于乌孙国来讲也是孤掷一注了!他们天下独一六十余万人丁,十八万兵马,如果这场大战失利了,乌孙这个国度会立即遭遭到周边龟兹、焉耆、康居乃至是匈奴的进犯!乌孙恐怕也会从西域消逝。
“乌孙的大昆弥猎骄靡调集了十六万雄师!”姑墨都城尉暴露惊骇的神采,十六万乃至比他们全部姑墨国的人丁加起来都要多很多,对于一个独一两万多人丁的国度来讲,十六万雄师实在是一个可骇的数字。
“那猎骄靡不肯久居匈奴之下,定然也不远为我大汉效力!此人狡猾不好打交道,雾灯还是从速先到大月氏见见月氏王再做决定吧!”
“乌孙国与匈奴同俗,其族人善于骑射,常日里除了放牧之余,多在西域各处做寇盗,频频击破西域各国军队,战力远在大月氏之上,我姑墨国也深受其害!”都尉不甘心的说道,乌孙国在西域三十六国当中也是最强的国度之一,常日里没少骚扰姑墨国这个强大的邻居,“大月氏不管兵力还是战力都要远弱于乌孙国,更何况猎骄靡受神灵庇佑,自领军以来战无不堪,大月氏的国王倒是一个干才,远不如他;在之前的战事中乌孙国已经多次击败大月氏,夺了他们五座都会!如果战事持续下去,大月氏必败无疑!”
第二日一早,在那名都尉的举荐下,李悠拜访了姑墨国的国王,两边相谈甚洽,姑墨国的国王对他们也多有挽留,但还是被李悠委宛但果断的回绝了。
“陈将军此言甚是。”堂邑父却不看好大月氏能够得胜,“只是大月氏远弱于乌孙,此战恐怕凶多吉少啊!我还是以为我们不如去见见乌孙的大昆弥猎骄靡,此人定非肯久居匈奴之下之辈!此战大胜后乌孙必然气力大增,与乌孙缔盟当远胜月氏!”
“子云将军,看来吾等得加快速率了!”都尉走后,李悠赶紧调集起堂邑父和陈庆之筹议着下一步的打算,“如果等大克服负分晓,统统就都迟了!”
越是靠近疆场,氛围就愈抓严峻!乌孙国的游骑遍及各处,这些都是平时做惯了盗贼的人,见到大汉使团人少,常常会上前打劫!汉军士卒在陈庆之的批示下频频击败乌孙游骑,很快草原上来了一群善战汉人的动静就传到了乌孙和大月氏两国耳中,这也让堂邑父和乌孙打仗的打算就此停业。
“大汉天子命我拜见西域诸国,岂有因为战事而止足不前的事理!”李悠摇点头回绝了他的美意,等战役结束了,大败后的大月氏逃窜还来不及,又如何能够承诺和大汉的盟约一起夹攻匈奴呢?
他担忧的是乌孙国在击败大月氏以后会不会顺道灭了姑墨国,姑墨国间隔乌孙的王城赤谷城实在是太近了。或许等战事分晓以后他们就该臣服于乌孙国了吧?
“是我们的人返来了还是乌孙国的军队?”卖力驻守东门的将军大声喊道。
两位帮手给出了分歧的定见,乍听起来仿佛堂邑父的话更有事理,但是李悠一来受限于任务,二来从后代的生长来看猎骄靡今后固然迎娶了大汉的细君公主,但同时也娶了匈奴的居次(对单于女儿的称呼,相称于公主,王昭君的女儿就被称之为伊墨居次云),耐久扭捏在大汉和匈奴之间,并非是一个果断的盟友;是以李悠更偏向于陈庆之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