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大学》
②齐:整治,管理。家:家庭。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今后《大学》成为儒家典范。《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近代很多学者以为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作品。
④拂:逆反,违背。
《秦誓》曰①:“如有一个臣②,断断兮无他技③。其心休休焉④,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⑤。寔能容之⑥,以能保我子孙百姓,尚亦无益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⑦;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⑧;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百姓,亦曰殆哉!”
①迸:逐,摈除。四夷:泛指我国边陲的少数民族,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叫做四夷。
【注释】
④得:指达到“至善”境地。
只要那些仁爱之士会放逐这类妒忌贤达的人,把他们摈除到四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让他们居住在中原地带。这就是说,只要那些仁爱之人才晓得关爱人,才晓得讨厌人。发明贤人却不能保举,保举却不能尽早地任用,这是怠慢;发明不善之人却不能斥退,斥退了不善的人却不能让他阔别,这是错误。喜好人们所讨厌的,讨厌人们所喜好的,这都叫做违背人的赋性,灾害必然会来临。是以,君子必然要在品德上顺从精确的事理,通过忠厚取信才气死守它,娇纵放纵就会落空它。
④顾諟天之明命:这是伊尹训戒太甲的话。顾,回顾思念。諟,古“是”字,犹此的意义。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①,则不得其正;有所惊骇,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译文】
③舅犯:晋文公重耳的娘舅狐偃,字子犯。晋文公重耳因骊姬之乱流亡在外十九年,舅犯一向跟从着他。
汤之《盘铭》曰①:“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②《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③是故,君子无所不作其极④。
【译文】
《尚书·秦誓》篇中说:“有一名如许的臣子,他诚笃埋头,能够宽大别人。别人有技术,就像本身具有一样;别人的美德圣贤,他至心喜好。他不但口头上奖饰,气度也是能够包容的。他如许做来庇护我的子孙与百姓,如许的臣子是多么无益啊!别人有技术,就妒忌讨厌他;别人有美德才气,就使他不被国君重用。这类人实在是不能包容别人,也不能庇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这就伤害了!”
所谓进步本身的品德涵养,关头在于端方本身的思惟,本身有所气愤,内心就不能端方;本身有所害怕,内心就不能端方;本身有所吃苦,内心就不能端方;本身有所忧患,内心就不能端方。
③诗云句:文王,却周文王。穆穆,指仪表堂堂,模样端庄恭敬。此两句诗摘自《诗经·风雅·文王》篇。
子程子曰①:《大学》,孔氏之遗书②,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前报酬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③。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四.释“止于至善”
【注释】
②克明德:克,能够。明,崇尚。
【注释】
《康诰》曰:“如保赤子④。”心诚求之,虽不中⑤,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⑥寔:同“实”。
【注释】
③畏:让……畏敬,让人爱护。
【原文】
自天子乃至于庶人①,壹是皆是以修身为本②。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