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 > 《大学》
⑤百乘之家:指具有百辆车乘的卿大夫之家。
【注释】
《诗经》说:“家庭当中豪情和谐,兄弟之间连合和睦。”只要先使一个家属兄弟敦睦相处,连合和睦,而后才气教养普天之下的百姓。
⑤《帝典》:《尧典》,《尚书·虞书》中的篇名。首要记录尧舜二帝的事迹。
③《论》、《孟》:《论语》和《孟子》,均为儒家典范。《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行,《孟子》记录孟子的言行。
⑥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君子必然本身先向善,而后才可要求别人向善。喻:令人明白。
只要那些仁爱之士会放逐这类妒忌贤达的人,把他们摈除到四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不让他们居住在中原地带。这就是说,只要那些仁爱之人才晓得关爱人,才晓得讨厌人。发明贤人却不能保举,保举却不能尽早地任用,这是怠慢;发明不善之人却不能斥退,斥退了不善的人却不能让他阔别,这是错误。喜好人们所讨厌的,讨厌人们所喜好的,这都叫做违背人的赋性,灾害必然会来临。是以,君子必然要在品德上顺从精确的事理,通过忠厚取信才气死守它,娇纵放纵就会落空它。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①。”道善则得之②,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觉得宝,惟善觉得宝。”舅犯③曰:“亡人有为觉得宝,仁亲觉得宝。”
切磋事物的道理、规律才气获得真知;有了丰富的知识才气使意念诚笃;有了诚笃的意念才气使思惟端方;端方思惟,才气进步本身的品德涵养;进步了本身的品德涵养,才气整治好家;整治好家才气管理好国,管理好国才气使天下承平。
《诗经》说:“桃花婉媚妖娆,枝叶富强碧绿,这个女人出嫁了,百口长幼喜盈盈。”只要先使一个家属敦睦共处,才气教养普天之下的百姓。
②道:言。学:谓讲学习会商。
④道:指“絜矩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③,虑而后能得④。
②静:表情安宁稳定,没有邪念。
《诗》云:“版图千里,维民所止①。”
【原文】
十一.释“治国平天下”
【原文】
②乘(shèng):古时候一辆车四匹马拉为一乘。
【译文】
十.释“齐家治国”
【原文】
《康诰》曰:“如保赤子④。”心诚求之,虽不中⑤,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译文】
①成教:胜利地教养。
【原文】
④得:指达到“至善”境地。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①,一国反叛。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②,一人定国③。
【译文】
②“节彼南山”句:此段见《诗经·小雅·节南山》篇。
【译文】
①版图千里,维民所止:此句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篇。版图,即古时候天子直领受辖的国度俗称。止,指寓所、居住。
四.释“止于至善”
长国有而务财用者①,必自小人矣②。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有,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①;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②;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③;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④。致知在格物⑤。
②壹是:统统。
办理国度却努力于追逐财产的君王,必然遭到小人的鼓动。他把小人当作好人,任用小人来办理国度,那么灾害祸害就会一起来临。即便有好人,也不晓得该如何办了。这就是说,国度不该该把获得私利作为好处,而应当把仁义作为底子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