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视的是,直到戊戌年即1898年,康有为和他的同道们对于西方哲学,如果不是毫无所知,也是知之极少。谭嗣同(1865―1898)在变法活动失利的壮烈殉难,作为思惟家他比康有为本人通俗多了。他写了一部《仁学》,将当代化学、物理学的一些观点引入了新儒家。他在这部书的开端,列举了一些书,申明要读《仁学》必须先读这些书。在这个书目中,有关西方思惟的书,他只提到《新约》“及算学、格致、社会学之书”。究竟很较着,当时的人的确不晓得西方的哲学,他们统统的西方文明知识,除了机器和战舰,就根基上限于天然科学和基督教义了。
我们研讨董仲舒的时候,已经读过他关于孔子的奇谈怪论。康有为的说法比董仲舒更有过之。我们已经看到,在《春秋》中,更在汉儒的注释中,以及在《礼记》中,有所谓“三世说”,即天下的进步颠末三个期间或阶段。康有为重生了此说,加以解释说:“孔子生当据乱之世。今者大地既通,西欧大变,盖进至升平之世矣。异日大地大小远近如一,国土既尽,种类不分,风化齐同,则如一而承平矣。孔子已预知之。”这些话是他1902年在《论语注》卷二中写的。
因为汉学家侧重于当代文献的笔墨解释,他们在订正、考据、语文学等范畴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他们的汗青、语文学和其他研讨,的确是清朝文明最大的奇特的成绩。
但是在清朝,儒家的正统职位空前加强,谁若说新儒家不是纯粹儒家,就即是说新儒家是假的,是错的。的确,在新儒家的反对者看来,新儒家之害甚于佛、道,因为它大要上合适本来的儒家,更轻易欺哄人,从而把人们引上歧途。
但是20世纪不是宗教的世纪,跟着基督教传入中国,也一起传入了或附带传入了当代科学,它是与宗教相对峙的。因此基督教本身的影响在中国遭到了限定,而孔教活动也就短命。但是,颠覆清朝建立民国以后,1915年草拟民国的第一部宪法时,有一个康有为的信徒要求在宪法上规定民国以孔教为国教。对于这一点展开了狠恶的争辩,最后达成让步,在宪法上规定中华民国采取孔教,不是作为国度的宗教,只是作为品德练习的根基原则。这部宪法从未实施,今后再也没有传闻按康有为那种意义以孔教为宗教的话了。
在这里不必详细考查中国人最后打仗西方文明时所采纳的态度。这里只说,到明朝前期,即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很多中国粹者已经对当时耶教布羽士传入的数学、天文学深有印象。如果欧洲人把中国及四周地区称为“远东”,那么,中国人在与欧洲人打仗的初期就把欧洲称为“远西”,即“西欧”。在此之前,中国人已经把印度称为“西天”,当然只要把印度以西的国度称为“西欧”了。这个称呼现在已经不消了,但是直到上世纪末还是常用的。
刚才提到,在16世纪、17世纪,布羽士赐与中国人的印象,在其宗教方面,远不如在其数学、天文学方面。但是厥后,特别是在19世纪,跟着欧洲军事、产业、贸易上风的增加,中国在满清统治下政治力量却呼应地式微,中国人这才日趋感遭到基督教的动力感化了。19世纪发作了几场教会与中国人的严峻抵触事件以后,为了对抗西方越来越大的打击,就正在19世纪末,闻名的政治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