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景元初年,公元237年。这一年,曹魏达到明帝曹叡统治期间的颠峰,而吴、蜀两国虽略有行动,但首要都是在涵摄生息。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或许曹叡是感觉曹家已经坐稳了中原江山,吴蜀两国皆不敷惧,毁灭乃是迟早之事。现下局势稳定,天下承平,是该好好彰显一下曹家的天威,给祖宗长长脸了。因而明帝下诏,将原设在长安的钟、橐驼、铜人、承露盘等移到都城洛阳。岂料,那承露盘在挪动的时候折断,而铜人则因为过分沉重,没法运到洛阳只好留在了霸城。明帝又下诏征集黄铜锻造铜人,称为“翁仲”,一左一右并排安设在皇宫的司马门外。这还不敷,又下旨熔铸四丈高的黄龙、三丈高的凤凰,安设在皇宫内殿前。独一一龙一凤未免过分单调,为了在芳林园堆一座土山栽莳植物,给山禽杂兽搭窝,形成百兽朝圣、百鸟朝凤的乱世气象。明帝号令三公九卿、满朝官员都去搬运泥土。不幸一个个身居高位、细皮嫩肉的大老爷们,皆弄得浑身泥土、衣冠不整,无不怨声载道!
“那就一言为定,我们明日就解缆!”
吕安略作思考,俄然“嗤”得一笑,道:“我猜到了!是你二哥所作,对否?”说罢与老友相视大笑。
“你那师父,哎!”吕安叹了口气。
“恰是。师父曾说‘三日不抚,手生心钝’。我离不开它。此次出门我只带了一套换洗衣裳,一些银两,再就是这把琴。”嵇康说着将肩上的承担又紧了紧。
“莫要谈笑,这衣衫是母亲缝于我骑射时穿的,本日出门恰好穿上,比那些长衫便利些。”嵇康说着提了提肩上的承担,那承担比吕安肩上的大了好多,内里好似有个竖长的重物。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
说到这,他走到书桌前摊开纸对吕安道:“我有一诗已成,你且看我如何难他。”说完也不消多想,提笔写道:
吕安见他神采凝重起来,便转换话题道:“对了,康哥,你可否传闻比来洛阳城中多了好些个‘大’东西?”
当流则蚁行,时逝则鹊起。
列仙狥生命,松乔安足齿。
“二哥这首诗说理顺畅,比兴恰当,很有观点,算得上一首良作。”嵇康收住笑意,当真道,“他诗中句句提点,字字警省,不过是要我学会屈伸得益,审时度势之道,把心机用在建功立业上,而不是去寻那些虚无缥缈的升仙摄生之术。我岂不知凡事盛衰皆有定命,但能做到他所说的‘纵躯任世度,至人不私己’倒是难上加难。孔子算得上一名至人,却也不能达到从心所欲之境地。恐怕只要效仿老聃、庄周,才气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贤人知名’的大境地吧。”
“阿都公然知我,那你猜猜这是谁作的?”嵇康侧首含笑看着吕安。
吕安看罢点头撇嘴:“此诗虽合辙压韵,但过分一板一眼,并且说实际道非常世俗。特别是这句‘当流则蚁行,时逝则鹊起’油滑之极,毫无开阔荡的君子之风。这诗定不是你作的!”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得意,游心太玄。
“我有个设法,趁着你二哥现在不在家中,你我一同上洛阳城,看看那几件圣物如何?”
次日凌晨,吕安一身白衣,身骑玄色骏马,肩上挎着个小承担,等在嵇府门前。他略等了一会,只见一人玄衣白马劈面而来。此人一身乌黑,黑衣黑裤黑靴,连肩上的承担都是玄色的,更衬得胯下的白马洁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