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戊子,魏以太尉、安乐王长乐为定州刺史,司空李詃为徐州刺史。
六月,甲戌,有告散骑常侍杜幼文、司徒左长史沈勃、游击将军孙超之与阮佃夫同谋者,帝登帅卫士,自掩三家,悉诛之,刳解脔割,婴孩不免。沈勃时居丧在庐,摆布未至,帝挥刀独前。勃知不免,手搏帝耳,唾骂之曰:“汝罪逾桀、纣,搏斗无日。”遂死。是日,大赦。
太后性聪察,知书计,晓政事,被服俭素,膳羞减于故事什七八;而猜忍多权数。高祖性至孝,能承颜顺志。事无大小,皆仰成于太后。太后常常专决,不复关白于帝。所幸宦者高平王琚、安宁张祜、杞嶷、冯翊王遇、略阳苻承祖、高阴王质,皆依势用事。祜官至尚书左仆射,爵新平王;琚官至征南将军,爵高平王;嶷等官亦至侍中、吏部尚书、刺史,爵为公、侯,犒赏巨万,赐铁券,许以不死。又,太卜令姑臧王睿得幸于太后,超迁至侍中、吏部尚书,爵太原公。秘书令李冲,虽以才进,亦由私宠,犒赏皆不成胜纪。又外礼人望东阳王丕、游明根等,皆极其优厚,每褒赏睿等,辄以丕等参之,以示不私。丕,烈帝之玄孙;冲,宝之子也。
景素欲断竹里以拒台军。垣庆延、垣祗祖、沈飆皆曰:“明天时旱热,台军远来疲困,引之使至,以逸待劳,可一战而克。”殷沵等固争,不能得。农夫等既至,放火烧市邑。庆延等各相顾望,莫有斗志;景素本乏威略,恇扰不知所为。黄回迫于段佛荣,且见京口军弱,遂不发。张保泊西渚,景素摆布懦夫数十人,自相要结,进击水军。甲午,张保败死,而诸将不呼应赴,复为台军所破。台军既薄城下,飆先帅众走,祗祖次之,其馀诸军接踵奔退,独左暄与台兵力战于万岁楼下;而所配兵力甚弱,不能敌而散。乙未,拔京口。黄回军先入,自以有誓不杀诸王,乃以景素让殿中将军张倪奴。倪奴擒景素,斩之,并其三子,翅膀垣祗祖等数十人皆伏法。萧道成释黄回、高道庆不问,抚之如旧。是日,戒严。丙申,大赦。
苍梧王下
癸亥,诏袁粲镇石头。粲性冲静,每有朝命,常固辞;逼切不得已,乃就任。至是知萧道成有不臣之志,阴欲图之,立即受命。
初,太宗使陈昭华母养顺帝;戊辰,尊昭华为皇太妃。
显祖神主祔太庙,有司奏庙中执事之官,请依故事皆赐爵。秘书令广平程骏上言:“建侯裂地,帝王所重,或以亲贤,或因功伐,未闻神主祔庙而百司受封者也。皇家故事,盖一时之恩,岂可为长世之法乎!”太后善而从之,谓群臣曰:“凡议事,当依古典正言,岂得但修故事罢了!”赐骏衣一袭,帛二百匹。
玄月,戊子,赐骁骑将军道庆死。
己酉,略阳氐王元寿聚众五千馀家,自称冲天王;仲春,辛未,魏秦、益二州刺史尉洛侯击破之。
秋,七月,祗祖帅数百人自建康奔京口,云京师已溃乱,劝令速入。景素信之,戊子,据京口起兵,士民赴之者以千数。杨、阮闻祗祖叛走,即命纂严。己丑,遣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左军将军兰陵李安民将步军,右军将军张保将水军,以讨之;辛卯,又命南豫州刺史段佛荣为都统。萧道成知黄回有异志,故使安民、佛荣与之同行。回私戒其士卒:“道逢京口兵,勿得战。”道成屯玄武湖,冠军将军萧赜镇东府。
冬,十月,辛酉,以吏部尚书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
八月,丁卯,立皇弟翙为南阳王,嵩为新兴王,禧为始建王。
秋,七月,丁亥夜,帝微行至领军府门。摆布曰:“一府皆眠,何不缘墙入?”帝曰:“我今夕欲于一处作適,宜待明夕。”员外郎桓康即是道成门间听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