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拿下涪城以后,全部蜀地的情势已经是日趋明朗,至此,魏蜀两国以涪水为分边界,蜀国占有了涪水以西的大部分国土,而涪水以东的地区,则落到了魏国的手中,而吴军退守江州永安以后,也将权势范围限定在蜀中的东南部,三国在蜀中的新格式已经是隐然构成了。
特别是夺回成都以后,北面的梓潼、汶山、广汉、蜀郡和南面的仍然节制在蜀国手中的汉嘉、健为连在了一起,并打通了前去南中的门路,能够说,姜维的此番大胜,规复了蜀汉的半壁江山,其意义之深远,并不亚于刘胤攻取关陇之地。
吴军在蜀地投入的兵力并不在少数,光是前两批入益州的军队就达到了十五万人,但跟着荆州战事的胶着,吴国已经再有力量调派援兵入蜀,吴国的十五万雄师颠末一年多时候的耗损,也只剩下了十一二万人。当然兵力还不是占绝对职位的,战张拉得太长,才是吴军真正的隐患地点。
安步于焦土瓦砾当中,姜维能够模糊辩白出先前皇宫地点的位置,看着曾经金壁光辉的蜀都皇城沦为了残垣断壁,姜维不由是唏嘘长叹。江山沦丧,社稷倾危,姜维感到本身肩头上的担子有千钧之重,压得他几近喘不过气来,是啊,他是蜀汉的大将军,负担着汉室兴亡的任务,舍我其谁?
至于丧失阆中,则被人们挑选性地忽视掉了,兵戈嘛,老是有得有失的,只要能得大于失,就是胜利的,瑕不掩瑜,在这一点上。人们常常是很宽大的。
人们最善长的就是以成败论豪杰,当魏国大肆伐蜀之时。他们并没有考虑魏蜀两国的庞大差异,而是一味地指责姜维的节节败退,质疑姜维的领军才气。现在天姜维光复成都,则是众口一辞地盛赞姜维力挽狂澜。众望所归。
永安干系到整在在蜀吴军的存亡存亡,一旦永安失守,那么先前产生在钟会身上的宽裕无疑就会落到陆抗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