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阅微草堂条记(清)纪昀着
文:邵火焰 15-06-09 14:49:17
仁风所感,虎狼出境。
前怕狼后怕虎。
深山藏豺狼,乱世出豪杰。
打虎要打头,杀鸡要割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豪杰失时把头低,凤凰落架不如鸡,狮子落毛惹猴笑,猛虎下山被犬欺。
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汉语拼音】míng zhi shan yǒu hǔ, pian xiàng hǔ shan xíng
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人多力大,龙虎惊骇。
伴君如伴虎。
伏虎要知虎性。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黄鼬看鸡没美意,虎戴佛珠假慈悲。
村中无虎狗称王。
【成语解释】(谚语)明知有伤害,却还是冒险而行。比方不畏艰险。
老虎借猪,有借无还。
瑞典人克洛普是一个登山爱好者。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解缆,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峰。但在间隔峰顶仅剩下100米时,他判定决定放弃进步,返身下山。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启事在于,他预定的返回时候是下午2点,固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越安然返回的时限,没法在夜幕来临前下山。同业的别的12名登山者却没法认同他的这一明智的决定,不想前功尽弃,他们决然向上攀登。固然他们大多数达到了颠峰,但已经错过了安然返回的时候,终究全数葬身在暴风雪中,让人扼腕感喟。而克洛普颠末对卑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征服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如果克洛普也一味地寻求固执,不顾统统地去实现目标,那么他将与其他同业者遭受一样的结局。
虎父无犬子。
武松打虎(见七十回本《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是《水浒传》中最闻名的片段之一。它通过描述人与猛兽的存亡斗争,揭示了武松的豪杰风采。全部故事能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武松上山打虎前在旅店喝酒,他过人的酒量不但是豪放脾气的表示,也为打虎做了需求的铺垫。第二部分正面描述打虎。打虎之前,武松固然也产生过一丝后退的动机,但为了豪杰的名声,他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显现出与众分歧的气慨。而那瞬息万变的人虎相搏场面写得更是惊心动魄,有声有色。
黑虎白虎,惹不起地虎。
虎离山无威,鱼离水难活
入山不怕虎伤,只怕情面两面刀。
骑虎不怕虎下山,撑船不怕船下滩。
放虎归山,自找费事。
山高藏猛虎,峡深藏蛟龙。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一座山头一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