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人沿着山涧碎石小道,往峰巅五庄观洞天安步前行,几只猿猴瞧见清风、明月近前,就摘了蟠桃火枣,亲手捧来奉上。
叶知秋看到两位道童眉开眼笑,却摆了摆手,没有收下猿猴的奉献,忍不住暗忖:“闲事要紧,旁顾得空!照此看来,这趟人参果宴不简朴啊!”
叶知秋内心格登一声,以神仙的眼睛去看,两位道童浑身出现一层薄薄清光,与洞天福地随时保持共鸣。
有过一面之缘的清风道童,正在门后恭迎,与他对峙的道童,叶知秋估计就是明月了。
清风道童、明月道童听了这话,默契地相视一笑,也不言语,就在前面带路开道。
“莫非地仙之祖已晓得本道的境地?这并非没有能够,镇元子但是天道眷顾,七日成仙的配角,管束玄门三教多年,即便现在龙气法禁崩塌,玄门权势急剧收缩,也是有功无过。若说地仙之祖还能与大道本源密切联络,本道底子不感觉奇特!”
这就是赤果果的实际,不是为了毫无出处地打脸,不是为了显摆自家的秘闻,而是铁普通的究竟本相,底子无从变动。
清泉溪流抱岩而过,蜿蜒游走在山涧,会聚成一潭后,水满自溢,泄作白练似的瀑布,落在遍及青苔的岩石上,重堆叠叠端的是一副盛景。
祁连山脉日月山,东侧是羌人开垦多年的农田区,阡陌相连,很有一派塞上江南的风采。往西则是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一阵骤急的大风吹过,抬高齐肩高的野草,暴露成群牛羊的身影,端的是一派塞外风景。
叶知秋瞥见金光四下流走,平空描画出流派的表面线条,紫色的砂岩也随之变成金相玉质,仿佛被谁往里拉动,在他面前缓缓地敞开。
福地居中位置,有一座巍峨高山,与大地紧密相连,山势峥嵘峻峭,峰顶直入云霄。山涧苍翠松柏成林,几只白鹤振翅飞过,清脆的鹤鸣回荡其间,惊起青藤白萝之间,攀附腾跃玩耍的黑猿。
叶知秋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对镇元子如此豪情天然不会轻看,反而细心看着春联上的十四个大字,其他都是平常,唯独“六合”二字道气模糊,明显不是俗流凡品。
玉牌出世,就与一道灵光闪过,与偌大赤岭模糊产生共鸣。半晌过后,灼灼日光分出一缕淡金的太阳真火,藉着玉牌为桥梁,折射到紫色砂岩上。
水汽氤氲,骄阳晴彩,映照在层层瀑布之上,顿时出现七色虹光,横贯东西,又有千条彩霞,万道瑞气,都是鬼斧神工天然天成,没有一点野生营建的陈迹。
叶知秋暗中揣摩:“镇元子此举很风趣,近似女娲娘娘培养上古妖族的手腕。不定是地仙之祖发觉直系权势暗弱,用心培养出一支灵族罢!”
那株奇树,叶知秋估计就是天赐灵根人参果树,别名草还丹,结出的果子,凡人吃一个就能长生不死,闻一闻都能增寿三百载,实在是夺六合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大道之果。
叶知秋应约到了地界,不敢落足峰巅,迳自落在紫色砂岩的山根处,环顾摆布没有任何发明,俯仰六合也摸不着福地洞天的根脚,晓得镇元子大仙的短长,不慌不忙地取出清风道童所赠玉牌。
想到这里,叶知秋俄然明白地仙之祖镇元子,为何挑选祁连山脉的日月山立足,不但因为此地豆割区间中原农耕文明与塞外游牧文明,更因为地名应景,紫砂山体地气最好,的确贵不成言。
一行三人过了石碑,又往前走了里许,终究瞥见五庄观洞天,三层亭台楼阁,并非修士隐居的道观,而是近似富朱紫家在山野深处构筑的别院。
叶知秋举目望去,就瞥见亭台楼阁树层,掩住一株奇树,几有千尺之高,树冠葱容如庆云,其间青枝横生,树叶若玉,叶儿形似芭蕉,头绪像是云纹。一阵轻风吹过,树叶相互碰撞,收回清吟脆响,好像一曲鸾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