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潆将火/枪匣翻开,内里装着的火/枪纤尘不染光可鉴人,明显仆人常常将它拿出来赏玩,又极是珍惜。她心中,薄玉与余笙是除太后以外最能拜托信赖之人,是以并不像常日对朝臣那般盘曲迂回,直接说道:“调任鸾仪卫之前,你统领海州卫,那处倭患残虐。剿倭时,我军将领兵士武备掉队,才常常陷于被动局面,即便过后大败倭国,亦不过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
太后吃了一块蜜饯,蜜饯是腌渍的干果,又酸又甜,含在嘴中不消时便压下了苦味。听闻忍冬话中的颤音,抬眸看她眼角清楚可见的泪痕,太后淡笑道:“天还未黑呢,我是瞧得清的。何至于此,将眼泪擦擦。”
脉案里,张张白纸黑字,唐潆详确当真地看了前面几页,又看了中间几页,最后看了新添的几页,大抵景象在心中便有了数。内行看热烈,熟行看门道,详细的,还需向医正垂询。医正呈上脉案时的态度无半分讳饰,加上看过脉案,唐潆此时的语气转为平和:“夏季天寒,太后近年身子又不比以往,故而朕非常牵挂。”
案几上置有满满一碗汤药,黄褐色的汤汁,浓烈的药味入鼻,腹中顷刻有翻江倒海的恶心袭来。她强压住不适感,双手捧起药盏,喝下几口汤药,嘴里当即充满了苦涩的味道,墨眉悄悄蹙起,阖上眼眸,抬头猛地将剩下的汤药全数灌入肚内。
薄玉依言,她入坐于唐潆右下侧的榻上,不因两人长幼干系而过分密切失了尊卑礼节。她虽是驰骋疆场军帐点兵的武将,实在缓带轻裘,举止安闲,仪态高雅。
后日便是除夕,九州各地官员纷繁呈上新年贺表,除别的,无甚事情。早朝很快便结束,文武百官退朝时,唐潆坐在黼座上,她晨间被梦境扰醒,神采略微有些倦怠,欲先在此歇一晌。
唐潆从袖袋中取出一枚红色印玺,笑着递与她:“瞒着他们就是。你先让他造一批出来,钱从我的私库中拿。”
病人家眷对病人老是百般担忧万般忧愁,唐潆听闻医正话语,面上紧绷的神采和缓些许,却又接连抛出好几个题目与医正,诸如太背工脚寒凉,可否药膳进补,诸如太后夏季觉浅,如何涵养身心之类。天子有问,臣下不敢不答,医正遂一五一十地说来。
未央宫中,医正将本日晨间突被天子召去之事细细向太后禀来,末端,他又踌躇着补了一句:“殿下,长此以往,恐难瞒住陛下。”若非太后保他,天子又对太后言听计从,他岂敢欺君?
再如何密切,终归有仿佛云泥的主仆之分,又知太后脾气哑忍对峙,忍冬只好沉默无言。
忍冬自小服侍她,何曾见过她如眼下这般汤药不离身?她眼睛里早就噙满泪花,见太后喝完药,忙先回身畴昔按捺了酸涩之感,又将蜜饯果盘奉到她面前,强颜欢笑道:“殿下,汤药苦,您吃几片蜜饯压压苦味。”
医正连宣称是,站在原地恭送唐潆步入谨身殿。目之所及再看不见她的身影,医正回身往太病院走去,颠末一株古树,树梢上结满了晶莹剔透的雾凇,北风吹过,医正竟抬起衣袖,擦了擦额上后知后觉冒出来的虚汗。
诚如太后的猜想,萧慎心中的确有吏部尚书的人选,他欲将其举荐与唐潆:“其乃先帝年间的进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因直言极谏,被罢官赋闲。臣与其朝中/同事,惜其才德,当初他奉诏回籍,臣亦折柳送别。”
想起昨日太后之言,唐潆忙抖擞精力地起家,她走下御阶,先向萧慎赔罪。萧慎忙弯身道:“陛下无需这般,是臣私留于此,岂敢罪您?”
大大小小的战役,兵部皆记档在案,唐潆知悉此事符合常理。薄玉点头道:“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