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白甲苍髯烟雨里 > 124.第一百二十三章
奶里奶气的声音,透着浓浓的猎奇,听着不过六七岁的模样。
那璞儿哀叹连连,跑进跑出,很快端了一个砂钵上来,揭开陶盖,满室香气四溢。
除了汤以外,案上还摆了两道菜,一道清炒茭白,一道冬瓜虾米烧鱼籽,两碗糯软的米饭,三只汤勺,和一小碟核仁。那人也不吃菜喝汤,就渐渐温酒浅酌,时不时佐一口面前的核仁。
那人望着祁寒暗淡而幽深的凤眸,迟缓道:“不过是长久的失明。待你服药一段光阴,颅内的淤血完整化消,便能瞥见了。”
覆信在林间远远传出,将树上的积雪震得簌簌落下。
这孩子做的菜味道也不错,固然远远比不得男人做的那味菌汤,却也很有农家菜的风味,祁寒吃得畅快淋漓,忽听那孩子在一旁抽泣鼻子猛咽口水,便把碗一放,拉了孩子的小手,将他抱到膝前坐下,和声道:“你在这里吃,趁便帮我夹菜,多谢你了。”
祁寒被他无忧无虑的声音传染,心头覆盖的阴霾宛似稍有减缓,也笑了起来:“好啊,我归去睡个一天,说不定傍晚就好了。”
祁寒唇角一勾,把眼睛转向那男人,却对错了方向,拿肥胖的侧颔和耳朵对着那男人,笑道:“恩公,我不介怀,饶了这孩子吧。”
孩童哼了一声,不无对劲道:“你运气真好,先生常日里极少脱手的,都是命我造饭。”言下之意,对于本身被剥削劳动,很有微词。
祁寒一时不知如何答话,却听那男人温润的声声响起:“璞儿,饭罢自去墨阁誊写二十遍《高氏仪礼》。”(六经中的礼经被秦火所焚,后代只余高堂生所授的仪礼)
“别忘了罚抄。”那人忽地勾唇一笑,朝璞儿摆了摆手,走得远了。
那人伸脱手:“先出去用饭吧。”
那人沉默了一下,回道:“这雪庐四周十丈以内,每日稀有个时候气候不一,你眼睛不便,先不要乱走,想要做甚么,让璞儿伴跟着便可。”话落他转头又朝孩童叮咛道,“璞儿,我走了,傍晚时分返来。记得采摘好茱萸子、扶留藤、香椒、碧茄,洗净了备用。早晨我们去冰湖上捉鱼。”
一只小手却在暗处,偷偷拽了拽祁寒的衣衿。
话落,披上丰富的雪氅,换上了一双絮棉的络鞮长履,掩门分开。
璞儿点头:“我也不晓得先生是甚么病,他不病发的时候,看着也很安康……唔,肩舆嘛,那天然是有人抬的。每日辰时初刻,先生出门,都有人来接。实在先生更喜好本身骑马,他说过喜幸亏雪地驰马的感受……不过那日为了救你,他染了风寒,这几日就都坐轿了。”
祁寒端起饭碗,手中的筷子不知该往那里递,那人便命孩童给祁寒布菜,那孩子苦兮兮地站在祁寒身边,眼冒绿光,眼睁睁看着祁寒抱了一碗喷香的白米饭,就着鲜美的食材狼吞虎嚼,看着看着,口水都流到了大黄色的围兜上。
祁寒暗自吐舌,心道,本来倒是那先生的厨衣,怪不得穿在这孩子身上都快垂地了。脸上微觉难堪,赶紧朝那位男人报歉,却又是对错了方向。
一阵风从门外吹了出去,祁寒心中惊奇,问道:“恩公,这风如何不似夏季的酷寒?”
浓烈鲜香的气味,闻之欲醉,竟是祁寒从未嗅见过的甘旨。宿世他曾听人说过西南边疆生有一种野菇,本地人唤作鸡丝菇,为菌中之冠。只在雨水时节冒出泥土,朝生夕败,独一一天的寿命,倒是营养丰富,绝顶的鲜美珍羞。明朝天子朱由校,平生最嗜爱这类野菇,却因它柔滑易损而不能获得,常常望空兴叹。
祁寒听到那人安静的声音毫无起伏,慢慢道:“你这点庖厨之道,本就是我教的,晚餐不消你操心,乖乖去誊写,莫再还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