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一心认定那法衣埋没神通,只是和尚不肯将它闪现出来,挣扎着爬起后,竟然朝着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徒弟这件宝贝竟是平生第一回见,今徒弟在我这寺庙留宿,只愿徒弟将这法衣借我一晚,权作资费,徒弟看如何?”
三藏已经对那猴子的自称熟视无睹,幸而这白龙马还是灵巧的,三人中也只要他颇长于言辞,不似三藏面无神采,也不似猴子开口爷爷杜口外公,便让他变回人形,上前扣门,求问借宿。
师徒三人看那老衲愈发感觉可疑,而老衲却误觉得三人羡慕他身上衣物,更是故意想要夸耀一番,令人敬茶。很快有一小童,端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四杯香茶,一一奉上。老衲低头闻了闻香味,面带笑容,饮了口茶,看那三人仿佛没有见过世面般,切细闻味,又说了几句话,方才用茶汤。
内里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必要看看动静。那两个白脸的易,阿谁毛脸的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不如唤聚东山大斗室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几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今后如果查起来,只说是他自不谨慎,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又好掩人耳目。”
三人入坐不久,便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衲出来。老衲腰驼背屈,浑身高低却穿戴绸缎锦衣,帽子中心巨大一颗猫睛石,连鞋子上也是镶嵌五宝,端的是金边晃亮,珠宝生光。众僧道:“师祖来了。”
三藏只穿了件里衣,不耐烦地各自瞪了两个孽徒一眼,心道幸亏那老衲只要一件衣服,不然说甚么也不能同意下来。
老衲大喊诺诺诺,随立即安排下去,那寺里,有七八十个房头,大小有二百余众。当夜一拥搬柴,把个禅堂前前后后环绕不通,安排放火。
白龙马冷静点头,回想这些日子来的果实野菜,真的是眼泪都要流下来。
这厢三人吃的素斋正对劲,另一厢,老衲将法衣拿在后房灯下细细旁观,他有一百多年道行,也看出了甚么奇特之处,看得出神时对法衣嚎啕痛哭,有贰敬爱两个徒孙,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老衲道:“我哭无缘,看不得那和尚宝贝!”小和尚道行尚浅,看不出法衣神通,心道师公本日如何喜好这个褴褛物,嘴上却说:“那法衣不是放在师公面前么,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必痛哭?”老衲道:“看的不悠长。我虽是坐家安闲,乐乎老景,却不得他这法衣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就死也闭眼!”
塔楼内俄然钟声齐鸣,悠远之处穿来低吟宝音,老衲恍然看到那和尚身上灰扑扑的法衣遽然流光溢彩,红气盈庭,龙影延经纬而上,衣袂明珠佛宝闲逛,不由惊诧万分,连连发展几步,险先颠仆在本身一排法衣上。待他眨了眨眼后,法衣又规复了不进眼的暗淡色彩。
三人这才饮茶,而另两人对茶水并无精通,这里白龙便显现出了兴趣,与老衲聊了几句茶水之醇厚,物件之精彩,先是表扬了一番,后又谈及本身曾见过的(龙宫中)宝贝,听得那老衲眼露恋慕之意,又觉本身不能被比下去,转念一想后,道:“我等做和尚的,这些器具天然是比不得公子富朱紫家,倒是法衣有七八百件呢,也不知东方长安风行多么格式,请公子为我点评一番。”随后便令道人开库房,梵衲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索,将法衣一件件抖开挂起,请白龙旁观。公然是合座绮绣,四壁绫罗,皆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