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地无以宁,将恐废﹔
谷无以盈,将恐竭﹔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则攘臂而扔之。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质真若渝﹔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夫乐杀人者,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故建言有之: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谷得一以生﹔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夫何故。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强行者有志。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知和曰「常」,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兮,其可摆布。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神无以灵,将恐歇﹔
明白若辱﹔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大器晚成﹔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隐知名。
道常知名。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生之徒,十有三﹔
上德若谷﹔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昔之得一者: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是谓微明。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是谓袭明。
满足者富。
大象无形﹔
非道也哉。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骨弱筋柔而握固。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死之徒,十有三﹔
注释在作者有话说里,以下是防盗内容。
故道生之,德畜之﹔
知常曰「明」。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