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故以身观身,
道常知名。
夷道若颣﹔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五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在作者有话说里,以下是防盗内容。
出世入死。
知和曰「常」,
无执,故无失。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广德若不敷﹔
吾何故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强行者有志。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章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贤人常偶然,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故道生之,德畜之﹔
知常曰「明」。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神无以灵,将恐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善建者不拔,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执大象,天下往。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神得一以灵﹔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故建言有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大器晚成﹔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大音希声﹔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谷无以盈,将恐竭﹔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奠不辍。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