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筠知楼的端方,每猜一次灯便要交上五十两银子。如果比及过后再公布成果,是会比早早说出多挣些银子。他们有此决定,倒也不敷为奇。
“一灯换一诺,”老者从侍女手中接过一盏皎白如玉的芙蓉灯,恭敬地递到劈面红裳女子的手上,音量刚好能将满楼的群情声挡住,“顾蜜斯,我们筠知楼的店主就在三楼,您既得了这一诺,无妨提灯与我们店主一见。”
“安王殿下不愧是天之贵胄,公然一表不凡啊!”
“对了,子岳兄可知这花灯选出的成果如何发表?总不会任凭他们过后指出吧。”
“第九盏灯,双星七夕会鹊桥,答案是个‘叙’字,顾蜜斯猜中!”
为了猜灯,顾晴菀今晚少说也花了五百两银,如果这一诺叫别人得去,她的运气也太差了些。
谢宁摸了摸鼻子,微微放低了音量,看向秦峰道:“我没猜错吧?”
台上还没有人递上笺纸。约过了半盏茶后,世人才纷繁离案上前。还未一一验看完,伴计的声音便响了起来,“第八盏灯,许公子猜中了!答案是个‘爻’字!”
“本来是安王殿下,眼下他还没走,我们可要上前拜见?”
顾晴菀站在房门前,在钱掌柜的表示下走了出来,默不出声地打量起室内的安排。
顾晴菀人已拜别,四周的群情声却仍未停止,耳闻这群文人猜出了秦峰身份,谢宁便轻声提示道:“殿下,那边有人要过来拜见你。”
秦峰笑了一下,不置可否隧道:“你去吧。”
“这位年纪不大,既是‘殿下’,便应是今上封王的皇子。我曾有幸得见轩王与信王,猜想面前这位殿下,应当是祈王或是安王吧。”
这一声猜中的意味可与方才大不不异。吊挂的彩绸已被取下,谢宁看着上面大大的墨字,不由也有些欢畅起来。
“是个‘爻’字!”
谢宁点点头,又向台上的花灯看去,暗自猜想起这十盏花灯里头,被选中的究竟是那一盏。
谢宁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很轻易便仰仗一盏花灯认出人来,但见一名青衣墨客淡但是立,面庞白净,年不过弱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