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 欧阳修
庆历四年(1044年),欧阳修受命出使河东,又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权真定府事。在这期间,他便进一法度查环境,又写出《河东奉使奏草》、《河北奉使奏草》。在《河东奉使奏草》中有《条列文武官材能札子》,另有《论鄙人官吏状》,对于吏治得失,阐述极详。与此同时,欧阳修对于西北边患,也曾多次上书。他就在《论乞与元昊约不攻唃厮啰札子》中说:臣自客岁春,始蒙圣恩,擢在谏列,便值朝廷与西贼初媾和好。臣当时首建不成通和之议。前后具奏、状、札子十余次论列,皆言反面则害少,和则害多。短长甚详,诚心亦至。然天下之士,无一人助臣言,朝廷之臣,无一人采臣说。今和议垂就,祸胎已成,而韩琦自西来,言和有不便之状;余靖自北至,始知虏利急和之谋。见事何迟?虽悔无及!当臣建议之际,世人方欲急和,以臣一人,诚难力夺众议。今韩琦余靖亲见二虏事件,中外之人亦渐知通和为患,臣之前说,稍似可采。但愿大臣不执前议,早肯转意,则于悔怨当中,另有可为之理。能够看出,欧阳修对于严峻的军事题目,也曾非常当真建议。在当时的和议题目上,具有目光,力排众议,对峙己见,作为一个谏官,知无不言。在当时的环境下,既然不成言和,就不免用兵。欧阳修一面反对言和,一面主张备战。对于军事,他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鼎新计划。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酒徒,暮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朝廷重臣,北宋闻名文学家,宋朝散文鼎新活动的首要人物,他的文章畅达夷易,曾巩,王安石,苏轼等深受其影响,他的诗词清爽天然,史学成绩亦很凸起。
另一类是《田家》、《别滁》等小诗,写得平平清爽,逼真有味。如《田家》:绿桑高低映平地,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又如《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如许的诗,是同北宋初年“西昆体”相对峙的新气势。当时同“西昆体”对峙的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