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木火方隅高积上,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成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周原堤草色新。恰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昂首旁观,那边边却无水无波,明显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细心再看,本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普通,端的好地点。但见那:
众猴听得,个个欢乐,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出来,出来!”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出去!出去!”那些猴有胆小的,都跳出来了;怯懦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唤,缠一会,也都出来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畴昔,恰是猴性恶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面道:”各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领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材者,就拜他为王。我现在出去又出去,出去又出去,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各位安眠稳睡,各享立室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传闻,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曰:
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如果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辟也!现在五虫以内,唯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霸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崇高三者,躲过循环,不生不灭,与六合山川齐寿。”猴霸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天下当中,古洞仙山以内。”猴王闻之,满心欢乐,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天涯,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沐浴。见那股涧水奔腾,端的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边的水。我们本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登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腾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豺狼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当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气候酷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玩耍。你看他一个个:
寒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众猴鼓掌称扬道:”好水!好水!本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领的,钻出来寻个泉源出来,不伤身材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名石猴,回声高叫道:”我出来!我出来!”好猴!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