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稍安勿躁,还是听公瑾说完吧。他对此已经有筹办了。”
周瑜早有筹办,不慌不忙。“将军放心,南阳是帝乡,百年世家数不堪数,不过繁华已久,真正明于事理的人屈指可数,倒是顺从者甚多,不然他们也不会被袁本初浮名所惑。诸位能够想一想,这三十年来,南阳可曾有甚么大儒或者名将。天下人一提名流,多以汝颍为众,有几个是南阳人?你们想得起来的大抵就是何伯求、许子远吧?”
孙困难笑。“将军,你充公到我的书札吗?”
周瑜笑笑,接着刚才的话题。“曹操不敷惧,如果仅仅是南阳的豪强叛变,也不敷惧。归正到目前为止,他们也没如何支撑明将军,纵使叛变,也不过是各据坞堡,不肯供应士卒和粮草罢了。”
“是吗?”袁术大喜,赶紧号召周瑜。“公瑾,你持续,你持续。”
阎象、桥蕤等人相顾失容。这一去,只怕宛城要有一场腥风血雨。
孙坚连连点头。“将军不必担忧,公瑾只是说有这个能够罢了,并不必然就是究竟。不过,汝颍名流跟随尊兄者甚多,如果有人从中串连,对将军非常倒霉。青徐交兵期近,朱君理等人正在徐州,如果豫州被尊兄节制……”
冯方笑眯眯地连连点头。阎象却有些脸上挂不住,出言质疑。“周郎的确是大手笔,足不出户却能指导江山。不过眼下曹操正在赶往宛城,如果被他占了宛城,南阳豪强群起叛变,只怕甚么雄图伟业都要付之东流了。”
一想到此,袁术就悔怨得想扇本身耳刮子。如何就被曹操一封手札给刺激了呢。
-
-
桥蕤等人面面相觑,感觉很丢脸。俗话说得好,家丑不成传扬,你再讨厌袁绍也不能在大众广庭之下如此谩骂袁绍啊。这那里另有一点世家后辈的风采,名流们肯支撑你才怪。
袁术眼睛一亮,回身对桥蕤、阎象等人说道:“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这才是大手笔。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冯子正,你说得对,周伯奇生了个好儿子。”
“文台,早让你这个豫州刺史上任,不会有明天这场祸事。”
“照你这么说,南阳豪强不敷为惧?”桥蕤打量着周瑜,兴趣大增。“万一他们攻破了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