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兵士确切未几,但对于安南官兵,倒是绰绰不足,前辈们大可不必担忧。至于我有没有说大话,五天内便有分晓,各位静待成果就是。”
最多五天,获得动静的四周官兵必然前来围歼,这一点林啸很有信心,毕竟此地离河内只不过200里罢了。
“回大人的话,鄙人是广西钦州人氏,家父开了一家镖局借以谋生。”
呃!……
“实不相瞒,我等并非大明官军,更非安南人。鄙人是大明旧港宣慰司麾下百户林啸,我等俱是客居外洋之游子,惊闻满清鞑子欲灭我中原,便构造义兵返国抗清的。”
“哦。”林啸微微挑眉,温暖地问道“当前海内局势可好,你从实道来。”
坐下的世人仍然如履薄冰,屁股只在椅子上沾了个边,大抵环境何取信已经跟他们说了,可这帮人太奇特、太吓人了。
“海内局势竟然腐败至此了么?”林啸闻言惊诧道。
“至于筹粮的事,我等自会去处安北国王讨要,不必你等操心。”林啸持续淡淡的说。
“大人,院中众商户掌柜中,有一名是鄙人的父执,是“隆盛商行”的店主,在安南行商二十余载,广有人脉,大人找他也许会有体例。”
林啸说完,端起茶杯,送客。
一万石?开甚么打趣!
站在堂下的何取信对着在坐诸位抱拳一揖,实在贰内心也是略有不安,但长年练武的经历使他养成了一种遇变不惊,平静自如的气质,见到堂上之人奇装异服,不像官家人,以是并未下跪。
“莫非前辈觉得我等只带一点军粮返国,便能救万民于水火?”
堂上林啸也重视到了何取信等人,安南本地人遍及矮小干瘪,目测身高将近一米八的何取信站在人群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受,身边几位虽打扮浅显却也器宇轩昂,何况,这几位手中还拿着剑。
……
“哦,大明那里人氏啊?”
“大人?大人莫非也是大明人?”
当时的中原民族,百姓还算是偶然令的,不到万不得已,甘愿避祸也不做亡国奴,没偶然令的恰好是那些平时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吏士绅和军镇。
“当然,你等若能着力好好安设四周的灾黎同胞,那是再好不过,我等今后必不虐待。”
海内局势已经不成清算,何取信此行护镖到海防,实在另一个目标是奉父之命前来安南探路,筹办万不得已时举家出海出亡。
海防船埠上大型海船并未几,避祸来的饥民大多坐的是不大的渔船。
“不敢当不敢当!大人谬赞了,”龚振浩从速回礼,正色道“救危济困,乃是为人的本分啊。”
“筹粮?”何取信闻言一怔,道:“大人欲向安南筹粮,恐不太好办。不过鄙人倒有一法不知是否可行。”
只要不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