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摇了点头,“算了,写信捎信哪是轻易的事?并且过了这么多年了,他们或许已经健忘了我了。”
于氏踌躇了一下,还是没有将手里的蛋敲碎,“这个红京彩最健壮了,留着正日子那天婉儿拿着与别人碰蛋用吧。”却另拿了一个白京彩吃了。
因为包粽子的粽叶却能使得粽子放不坏,只要每天将泡粽子的净水换上两次,粽子便一向保持着原有的味道。配了咸肉和咸蛋吃,更显出清苦涩糯的滋味。
煮粽子时要加上充足多的水,点上火煮了起来。粽子不轻易熟,要煮够一个时候,并且其间不能再添生水,不能停火,不然夹生了便不好吃了。
于氏将留下的那枚蛋壳最硬的鸡蛋给了宁婉,“你去村里玩一会儿吧,与大师碰鸡蛋去。明天你爹在家里,晒菜的事让他做了。”小女儿自从春季开端就没闲过一天,当娘的不免心疼,便让她出去玩一玩儿。
毕竟北地的水比起江南要少很多。
至于龙舟,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只不过宁婉厥后认了字,曾在书中看到过赛龙舟,仿佛热烈得不得了呢。
本年宁家的粽子包很多,又得了别人家送的,固然亦送出去很多,但是家里的粽子却还是吃了好几日。
写信本身倒是能够写,但是捎信却难了,宁婉固然晓得有官驿,但那是专门为官府传送动静用的,官方的函件却不能由官驿转送,只能托人捎信,莫说在三家村,就是到了虎台县,也很难寻获得往江南去的人,更不消说刚好到娘的故乡了。
“赛龙舟的船是特别做的,整条船就像一条龙一样,船头要做成龙头样的,船身又长又窄,船尾则是龙尾,各镇都有各自的龙舟,用分歧的色彩打扮起来,到了端五节时先在江边点香叩拜祭奠曹娥,然后……”
于氏伤感了一下,却重新将心机放在粽子上,“我们再包些大黄米的粽子,这是江南没有的。”
三家村这里固然有一条山溪,但是却很小,从没有舟船,乃至在马驿镇和虎台县,也很少看到舟船。宁婉就是有过那长长的梦境,她亦是没有坐过船的。
大黄米也叫糜子,特别耐旱,只一百多天就能长成,比别的粮食收得都早,模样与小米差未几,但却要大上一圈,做熟了比江米还要黏稠,要配上糖才好吃,是以在包大黄米粽子时要多放枣,于氏在粽子的尖头放上一颗,平的那边放上两颗,“大黄米的粽子不但好吃,还特别都雅,大师都说是黄金裹玛瑙,过节时必然要包上几只,图个吉利。”
宁婉却早不是小孩子了,拿着鸡蛋在内里转了一圈,实在却没有插手到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之间,返来却奉告娘一声,“我赢了好几小我呢!”
只能等到家里有了余钱,再想体例了。
艾蒿有着一种特别的暗香,最是除污去晦,驱邪禳毒的。在三家村,大师都要一早采了艾蒿如此的,然后大师方才开端吃粽子。
宁婉吃罢粽子,便又提着篮子割了很多艾蒿返来,放在屋前晒着。本来这艾蒿的香气能驱蚊虫,是以三家村的人在这个时节都要多割些艾蒿回家,待晒干了编成绳索,到了夏天的早晨便似点香普通点着熏蚊虫。
于氏带着两个女儿包粽子,先拿两张粽叶叠放在一起,略错开一些,使得叶子更长更宽,然后折成漏斗形,放一颗一红枣出来,再填满米,最后再加一个红枣,将顶部的粽叶折下包裹底部漏斗,生长条形粽子,用马兰草扎好。
转眼间,就进了蒲月,端五节快到了。
宁清便猎奇地问:“如何赛龙舟呢?”
于氏便笑,“曹娥是个孝女,传闻父亲溺灭顶在江中,便投江死去,寻觅父尸,以是我们那边就每在端五节祭奠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