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旬,刘部进抵江阴,将城池四周包抄,设牛皮帐攻城东北角,义民索巨石投下,清兵数百人皆死,刘良佐随只得临时移营十方庵,令士卒压着庵内僧侣,到江阴城外跪泣,陈述短长,劝说义民投降,但城内世人皆不听。
如此,江阴士民,大家用命,清兵只能望城兴叹。
蜚曰:“我与城中无了解,作书何用耶?”
现在的江南之地,除了浙东的鲁王以外,便只剩三支义兵还在苦苦支撑。
次日清军兵临城下,博洛命二人于城下招降,黄蜚沉默不语,吴志葵涕泪交横,抬头劝世人早降。
刘良佐无法,只得再次出兵攻城,但陈、阎二公守城得法,打击频频受挫,刘良佐随让人将劝降手札射入城中,乃嫡亲身策马来到城下劝降,曰:弘光已北,江南皆下。若足下转祸为福,爵位岂在良佐下,何自苦如此?”
陈子龙、吴易领战船来援,为清将李成栋所禁止,大战一日,部将于世忠受重创,吴毅山断三指,仍然不能破敌,随退回太湖。
刘良佐屡攻不下,却恼了多铎,他以为刘良佐不尽尽力,与是调派恭敬王孔有德,率兵帮手攻城。
徽州山区,江天一领着数千残兵,在大山中东躲西藏,北虏一时候没法寻得他的踪迹,以是处境次之。
别的,义阳王来援,败于砂山。
别的有谭姓者杀三人,自焚死。
自嘉兴、昆山、吴淞、宁国、徽州等地的义民前后被北虏搏斗以后,南直隶幸存的百姓,被北虏残暴的搏斗所震慑,在清庭的高压之下,被迫剃发换衣,做了清廷的顺民。
陈、阎二公,与乡民义勇扼守危城,逐步不支,随调派徽商程璧等人,前后出城,联络各地义军来援。
清军屠城两今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罢了。
有少年五百人相谓曰:“老是一死!”同清军搏战于安利桥,杀伤甚众,力尽而败;河长三十余丈,积尸与桥齐。
时男女死者井中到处填满,家家皆无虚井,孙郎中池及泮池叠尸数层,江阴义民无一人顺服,尽数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