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何吾驺,得了天子表示,遂即朗声呼道:“陛下有旨意,臣民平身,请忠烈入祠。”
因为每一名大臣被请入祠中,他的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另人肉痛、感喟的故事,他能够代表着一场悲剧,也能够代表着一座城池沦陷,或者一支抗清武装的毁灭。
仲春二旬日,王彦率军在郑氏水军的共同下,轻松超出东溪,当日就直抵漳州城下。
“三请,楚赣闽中就义诸臣,大学士蒋德璟谥号文烈,大学士黄道周谥号文烈,大学士傅冠谥号文正,御林军右王威谥号武烈,礼部尚书曹学佺谥号文忠、通政司马思理谥号文贞~”
“二请,南直浙省就义诸公,左柱国靖国公黄得功谥号武烈,大学士高雄图谥号文正,大学士朱大典谥号文忠,大学士马士英谥号恭节,大学士史可法谥号文正,大学士张国维谥号文烈~将军李泰祯谥号忠壮~”
远处的许嫣嫣,听到父亲许直的名字,晓得父亲的牌位,将被请入忠烈祠,享用世人香火的供奉,眼泪顿时就涌了出来。
从山脚通往山顶的石阶上,数百名国子监的监生,每人抱着一个英烈的牌位,顺着门路一步步,往山顶而去,三百多位品级比较高的英烈,在前,前面则是五万多块军牌。
隆武三年,仲春十五,王彦在广京越秀山誓师东征,他站在祭台上,面对十多万军民,宣读着朝廷征讨福建光复古土的檄文,《讨北虏复八闽檄》,“虏乘我隙,侵入中原,於今三年矣。中原为其祸乱,南直侵凌久矣,自虏酋博洛引师寇八闽以降,苛虐生灵数十万余,践踏州县一千余里,所过之境,城池不管大小,群众无分贫富,一概劫掠殆尽,所犯之罪,罄竹难书。”
礼部郎中,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有一名国子监的监生,抱着一座牌位,神情寂然的出列。
“呜呜~”一群士子,不由捧首痛哭起来,因为他们最明白,这些名字的背后,都是汉族的磨难。
(有点忙,又晚了)
王彦则在这漫天的呼喊声当中,跨上了战马,引着忠武和督标的兵马,出城与大队汇合,然后连夜向潮州火线进发。
他的声音,被礼部官员一个接一个的从祭台往山脚下传,使得他的话语,传遍越秀山,声音回荡,使观礼的士民,一阵寂然。
忠烈祠修建在越秀山上,一条石阶,从山脚直接通到山顶的中烈祠,一名礼部郎中,站在山脚的石阶旁,将拿着一份宗卷展开,便朗声念叨:“一请,北地殉难诸臣,大学士范景文谥文贞,户部尚书倪元璐谥文正,左中允刘理顺谥文正,简讨汪伟谥文烈,吏部员外许直谥忠节,刑部侍郎孟兆祥谥忠贞~请入忠烈祠。”
高阶的官员,按照生前的职衔,牌位会被摆列在文武两殿,五万多块军牌,则会按着他们捐躯的战役,别离挂在分歧的大殿。
“今彦奉天子之命,率王师四万,邀国姓胜利,共猎八闽之虏,凡闽中之地,披发左祍,执兵仗抗王师者,立斩不赦。诸军戮力,复我旧疆,自今以始,同力一心,以匡汉室。”
郑胜利亦践约而至,郑氏水军,直接进入东溪,漳州清军在东溪沿岸的据点,未曾一战,仓促逃进漳州。
“四请,抗清将士忠魂~”
每一座大殿,都会刻有石碑,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今后在抗清中战死,或者他杀的大臣,也会被请入其***后代参拜。
几今后明军四万人马,广南之地征调的三万民夫,在潮州集结,然后士气昂扬的解缆,铺天盖地向东超出闽粤的省界,逼近东溪,扑向漳州,吹响了光复失地的号角。
“请忠魂入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