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449章 讨北虏复八闽檄

我的书架

王彦则在这漫天的呼喊声当中,跨上了战马,引着忠武和督标的兵马,出城与大队汇合,然后连夜向潮州火线进发。

忠烈祠修建在越秀山上,一条石阶,从山脚直接通到山顶的中烈祠,一名礼部郎中,站在山脚的石阶旁,将拿着一份宗卷展开,便朗声念叨:“一请,北地殉难诸臣,大学士范景文谥文贞,户部尚书倪元璐谥文正,左中允刘理顺谥文正,简讨汪伟谥文烈,吏部员外许直谥忠节,刑部侍郎孟兆祥谥忠贞~请入忠烈祠。”

“彦所恨者,犹以北虏倒行逆施,每侵一地,必驱我子民临阵向前,日夜填河,死伤无算,每破一城,必杀我百姓,凌我姐妹,剃发换衣,毁我衣冠。我中国数千年之礼节人伦,诗书典则,扫荡殆尽。此非独大明之变,实斥地以来未有之耻。”

几今后明军四万人马,广南之地征调的三万民夫,在潮州集结,然后士气昂扬的解缆,铺天盖地向东超出闽粤的省界,逼近东溪,扑向漳州,吹响了光复失地的号角。

从山脚通往山顶的石阶上,数百名国子监的监生,每人抱着一个英烈的牌位,顺着门路一步步,往山顶而去,三百多位品级比较高的英烈,在前,前面则是五万多块军牌。

因为每一名大臣被请入祠中,他的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另人肉痛、感喟的故事,他能够代表着一场悲剧,也能够代表着一座城池沦陷,或者一支抗清武装的毁灭。

王彦当初照顾三十万军民南渡,李泰祯为了给军民断后,与五千扬州兵,一起战死在吴淞江干,他当时的官职只是守备,以后的朝廷也一向没有追封,王彦此次给他要了加衔,还讨要了其中壮的谥号,只是那五千弟兄,因为扬州之战时,登记的花名,在撤退的过程中全数丧失,却与几十万扬州人一起,永久也不成能在晓得他们的名字,跟着汗青的长河一起流逝,只留下一串冰冷的数字。

越秀山脚,十多万军民,顿时同声齐呼,“同力一心,以匡汉室~同力一心,以匡汉室~”

每一座大殿,都会刻有石碑,将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今后在抗清中战死,或者他杀的大臣,也会被请入其***后代参拜。

推荐阅读: 强龙无双     娇宠小蛮妻     姑娘好心机     太子爷的鬼迷心窍     爱如烟,情已散     买一送一:嫁给亿万首席     时光换你情深     影帝是女生:苏爷,坏透了!     她是锦鲤[娱乐圈]     西游之万界魔主     乡村小神医4     行走江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