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年七月一日,镇江四周的江面上,三千余艘战船,在南岸边游弋,船埠上一箱箱火药被士卒抬上大船,一队队明军背着弓箭,拿着鸟铳登上战船。
南岸镇江城中,阮大铖已经把握了四十余万兵马,雄师在长江边扎下营寨,连绵不断,长江上各种战船近三千余艘,士气鼎盛。
六月中旬,气候已经日渐酷热,阮大铖于镇江统领诸路救兵,几白天便得兵数万,心中甚喜。
左懋第所言的环境,阮大铖天然晓得,只不过他却有他本身的设法。“仲及之言,本官知也。然北虏之兵甚精,吾兵未加练习,若要与之相抗,唯士气高涨尔!今江南士绅对援扬之事无不主动,气可鼓而不成泄,怎能措置!”
兵部尚书阮大铖,被委以总理各路兵马援扬封官之事,江南之地为之震惊,无数世家大族纷繁招募人马奔往镇江接管朝廷册封,更有富商带着百艘大船相投。
阮大铖固然分开南京,来镇江督师,但朝堂上的两党相争,却没有因为他的拜别而有所减轻,相反却越趋狠恶。
为了击败清军海军,阮大铖一下将最为精锐的郑、方、王三部官军全数派出,再加上陈子龙、左懋第等较为能战的新募之军,合计十万之众。
对岸,江北的清军哨船,早已探得镇江有雄师堆积之事,多铎晓得南明朝廷终究出兵援扬,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
不几日,左懋第,陈子龙前后领兵至镇江。
无数扬州军民登上南城,了望江面,含混当中有千船挣渡而来,顿令人热泪盈眶。
左懋第见援甲士数虽众,却并无精兵,心中不由得非常愁闷。
救兵中有兵甲整齐的官军乡勇,更多的倒是衣衫不整的浅显百姓,更有甚者将七旬老翁,十岁小儿,也拉入军中乱语充数,使得援兵层次不齐。
南岸明军的意向,北岸清军早已得知,多铎也令清军停下攻打扬州,而令海军专门筹办对抗即将渡江的明军战船。
援兵当中的青壮,也没经历多少练习,战力不强,陈子龙部下有三千人,已经练习月余,却仍然与官军相去甚远,而左懋第的八千人马,比陈子龙的兵马还要不如。
左懋第在浙省募兵,得吴易之助,得兵八千,练习不几日,朝廷招书便来,今江南诸府起兵援扬,朝廷则以官位宠遇之。
扬州南门破坏不堪的城楼上,王彦拿着一副千里镜,运目远眺,他南望王师,那一搜搜战船正升帆,向北岸驶来。